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官方網頁):中國广东省中山市翠亨大道93号,電話:+86 760 8550 1691,開放時間:09:00-17:00
「我們國父首創革命,革命血如花..」如今能朗朗上口的年輕人有曾幾位?「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能默讀者相信也寥廖無幾。但相信「廣東省中山縣翠亨村」仍是一個熟悉卻遠在天邊,又好像近在眼前的地方。只是這個國父的「國」如今何在?「父」又安在?
按以往的慣例,文章開頭得先說說「孫文」、「孫中山」何許人也...。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到「走向共和」,它幾乎是中國一面倒首推有史以來的第一神劇,雖然是中國拍的,但我相信看完你會對「孫文」有新的認識,不管你還認不認同他是「國父」。
「走向共和」登場人物甚多,但主要有四,這四人也見證了中國從滿清到向共和之路;故事的前半段是慈禧、光緒、李鴻章以甲午戰爭的晚清悲劇為主,第二階段的主角是袁世凱、慈禧、孫文間的角立、最後則是民國創立到孫文逝世的變革。那些我們曾經在歷史課本上讀到的人物,一個一個活靈活見的出場,歷史也許我們再也看不到真相,卻能從中得到自己的脈絡。「第一神劇」當之無愧,除了劇情外,劇中的人物、服飾考究更是一絕。
孫文一生的功過自在每個人的心中,我們暫且不表,來聊聊「廣東省中山縣翠亨村」到底在什麼地方,引以上幾個大家比較熟知的地名「澳門」、「香港」、「深圳」,也許能讓你覺得「翠享村」好像不遠。是吧。
那一次是我們【中國-廣東-珠海住宿】【悅榕莊系列報導之三】珠海鳳凰灣悅椿酒店之旅,酒店順便幫我們安排了這段「懷舊歷史」之旅。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位於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成立於1956年,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設有"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中山市民俗博物館"、"中山市孫中山研究所"三個機構,分為孫中山紀念展示區、翠亨民居展示區、農耕文化展示區、楊殷、陸皓東紀念展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其他展區6大區域組成。2008年5月,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016年11月,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成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6年12月,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入選《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名錄》。2017年12月,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入選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紀念館前的一面綠蔭大道就命名為「翠享大道」,兩旁上百株百年榕樹似乎一起見證了100多年見那段漸漸被人遺忘的歷史。人們如數家珍的記得夏商周、春秋戰國,乃至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明、清,卻反而不了解這100年來的近代史。是無關緊要,還是徒呼負負?
雖然這裡的確是翠享村,卻不是當年孫文出生之地,仍1956後仿造翠享村當地的民情、建築還原而建。說實話,相較如今中國許多名人的故居,並沒有太大太多不同,除了少數館中孫文留下來的文物之外。
倒是園區內仿民初的建築值得一賞,它和目前中國主流、大量保持下來徽派建築的建築、園林有所不同,這和晚清、明初開放的洋務運動、洋風洋化有著絕對的歷史必然。
在中國走跳時,最令我動容或是深思的是那些詩句、那些門聯,或者應該說「繁體字」。記得,曾有一次在武夷山旅行,撐船的大哥指著山壁上斗大的紅字像是感嘆,也像意有所指的說:「這些字,我們現在年輕人沒幾個唸得出來,反而是台灣來的同胞個個朗朗上口」。不管是這照片的門聯,還是我早忘了武夷山壁上的題字,各自解讀、各自表述,也許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這裡據說是孫中山先生和宋慶齡曾住過的地方,而且聽說這棟赭紅色二層小樓是他為了宋慶齡親自監造的。裡面自然有著不少孫中山先生的文物和宋慶齡的墨寶,記載的多半是她曾是孫文祕書那段時間的文章、文物。但,這裡的屋內、歷史文物多半不能照相,所以只能純就外觀為大家介紹。
中山故居旁的「朝議第」,原屋者是清誥封朝議大夫楊啟垣,他是翠亨村中的大戶人家,現住宅裡保留了大量翠亨村的節慶文物、文化。
園區內以世界大同和總理遺囑做成的鐘和鼎,也是來此參觀的重點,固然我們對於那些文字早已陌生。
這座名為「根」的青銅藝術創作,說的是孫中山先生兒時在住家附近,聽著老叟說太平天國故事的場景,據說孫文革命思想便從那時開始萌芽。
1999年落成的陳列展覽綜合樓-孫中山紀念館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孫中山紀念館的建築設計和內部裝飾都強調與孫中山故居、翠亨民居風格的協調統一,大量使用孫中山故居、翠亨民居特有的建築材料和建築符號。館內設有《孫中山生平史蹟》、《孫中山的親屬與後裔》兩個固定陳列。《孫中山生平史蹟》陳列在展覽內容上通過珍貴的照片和文物。《孫中山的親屬與後裔》則展現了孫中山的親屬為他的革命事業的事蹟。
附近的公園也順勢取名為「辛亥革命紀念公園」,若然有時間不妨也在此散散步。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官方網頁):中國广东省中山市翠亨大道93号,電話:+86 760 8550 1691,開放時間:09:00-17:00
更多中國旅遊分類:
- 中國旅遊總覽 (1)
- 上海 (7)
- 江蘇 (7)
- 福建 (22)
- 廣東 (3)
- 浙江 (18)
- 湖北 (17)
- 河南 (30)
- 陝西-西安 (2)
- 重慶 (11)
- 安徽 (5)
- 雲南 (6)
- 新疆 (1)
- 山東 (4)
- 遼寧 (5)
- 西藏 (8)
歡迎加入中國美食討論FB社團,分享你的中國美食
更多以台北捷運美食分類的食記(4000篇+)
小虎食夢網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rabbit38844/
小虎食夢網line@:https://admin-official.line.me/12182741/
小虎食夢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rabbit38844/?hl=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