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绩溪龙川景区(國家5a風景區)(官網),電話:0563-3026357,開放時間:8:30 - 17:00門票:75元/人
中國你能叫出姓「胡」的有誰?胡適、胡雪嚴、胡宗憲、胡錦濤?若然連胡宓、胡富、胡天柱、胡宗明,那要不你精通中國歷史,要嘛你該好也姓胡。這些姓胡的,都跟一個地方有關,或者正確的說法是,這些人都在這個地方出生的名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之一、古徽州文化的代表、木雕藝術博物館」、「民族藝術殿堂,說的都是安徽省績溪縣龍川村。
首先來看看「龍川」的地理位置,它離安徽兩大世界遺產,黃山和宏村都不算太遠,自行開車自然是最好,透過黃山市的巴士連結也算是便利,住宿方面不黃山市當然有非常多選擇,但如果口袋深一點的,個人非常推薦宏村(紅色小圈圈)不遠的黃山悅榕莊。
【中國-安徽黃山住宿】【悅榕莊系列報導之六】黃山悅榕莊.徽派建築群中幽然見「黃」山.三天兩夜實住心得
龍川有著距今1600年的歷史,因長滿黃荊條、黄金(荊)蜜而得名荊林里。東晉咸康三年(公元337年),鎮守歙州的散騎常侍胡焱遊華陽鎮至此,見地勢「東聳龍峰,西峙雞冠,南則天馬奔騰而上,北則長溪(登源河)蜿蜒而來」,羨其山水清麗,便於龍川之口荊林里聚族而居。故當地胡氏一族皆稱胡焱為龍川胡氏的始姐。
(奕世尚書坊)
明代是龍川村發展最鼎盛之時,除了村内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外且十分重視教育,先后曾有十多人中進士,是故有「進士村」的雅號,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中戊戌科進士、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户部尚書的「胡富」,以及六十年後,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中戊戌科進士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的胡宗憲。
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由原坑口、滸里、橫川3個村合併而成,為「八分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典型山區村,因為被聯合國列為綠色產業示範區,故有「綠色的績溪」之稱。村中有龍溪橫穿,兩岸龍提鳳堤一高一低是為龍川水街,隨處可見的石梯、石亭、石橋、石橋如詩如畫,橋下溪邊村婦依舊在溪水裡洗衣服,時間在這仿佛特別緩慢。
偶然擦身而過的巷弄,露出新舊交織的徽派氣息,煙雨江南的民宿前吞雲吐霧的老叟身影,讓人有一種空錯覺之亂。
涼心亭像是預早算準文人雅客走到此處便想休息般的出現在眼前,連接的石橋像是小舟般在龍溪之上漂留千百年。
龍溪上自古建有許多石橋、木橋,但因階無圍欄扶手,在遊客眾多時有安全上的疑慮,於是在溪面上增建一些安全系數較高的新橋,卻名也引用同樣的老石橋,比方說奕世尚書坊旁的「中王橋」。康惠橋的舊橋,據說是死後受謚號「康惠」的胡富所建,故以此命名。
在龍川村裡精美的石雕、木雕處處可見,唾眼可賞,精緻的程度令人嘆為觀止,可令人意外的是保護的相當完美、完整。無怪乎有「木雕藝術博物館」和「民族藝術殿堂」的美譽。
除了精美的石、木雕之外,龍川十景中有一景名曰:「龍草澄心」,指的是這裡出了名的「龍鬚紙」,龍鬚紙又名「澄心堂紙」。相傳南唐李后主李煜許多家喻互曉的名作,如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虞美人),都是寫在龍鬚紙上,甚至有非龍鬚紙不下筆墨的固執,為此還專澄心堂,作為收藏龍鬚紙之用,故龍鬚紙又有「澄心堂纸」的幽雅的美名。是以,來到龍川村,「宣紙作坊」自是不可錯過。
整個龍川村最著名,也最重要的景點當屬奕世尚書坊。龍溪旁、水街上四根柱、四根定盤枋和七根額枋組成,高10米、寬9米的石制牌坊是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為龍川胡氏先後兩位尚書胡富、胡宗憲所建。由用花崗石和茶園石搭配鑿制而成的四大柱子抹去稜角; 立柱的南北兩向各有抱鼓石護靠;坊頂為歇山式。用茶園石石板砍鑿而成,由斗拱支撐並挑檐。各正脊兩端,鰲魚對峙,明間正脊中部置火焰珠,八大戧角翹然騰飛。主樓正中裝置豎式「恩榮」匾,其四周盤以浮雕雙龍戲珠紋。下方花板南北兩面,分別鐫書「奕世尚書」和「奕世宮保」,江南四大才子書法大家文徵明手書。
奕世尚書坊表彰的兩大尚書鬼其一為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老師兼領導的胡宗憲,如果你有讀明朝那些事,或是看過中國公認第一歷史神劇「大明王朝1556」肯定不陌生,胡宗憲(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貞,號梅林,直隸績溪縣(今安徽績溪縣)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戊戌科進士後,開始他的官場生涯,山東益都知縣時,治理旱災、蝗災,平定了盜賊,湖廣巡撫時平定苗民起義,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後致立於抗倭重任至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因有提攜之恩的嚴嵩失勢解官歸里,次年終因嚴嵩案被捕入獄,留下「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詩後,於獄中引刀自盡。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為其初步平反。萬曆十七年(1589年)明神宗為他全面徹底平反,肯定他的抗倭功績,將他的官銜盡數恢復,並賜予御葬榮譽,追諡襄懋。
奕世尚書坊表彰的另一位尚書為「胡富」。胡富字永年,南京徽州府績溪縣(今安徽省績溪縣),祖籍巧合的是和胡忠憲一樣都是河南濮陽,不曉得有沒有什麼淵源或是典故。同樣出生於安徽績溪龍川胡氏望族的胡富,於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進士,約早胡宗憲5、60年進入明朝宮場。初授南京大理評事,後歷任福建按察使僉事,丁憂後起用為山東按察使僉事、廣東按察使副使,平定四會等地瑤亂,之後歷任陝西右布政使、左布政使。正德初年,入為順天府府尹。正德三年,進南京大理寺卿,就遷戶部右侍郎。正德五年,寫劉瑾所害,因大理時勘事遲緩連坐,勒令致仕。劉瑾被誅後,再次起用。正德七年,拜為南京戶部尚書。辭職歸鄉後,於嘉靖元年(1522年)卒。贈太子少保,謚康惠。
胡氏宗祠裡,除了有胡富雕像,「二品世恩」的匾額外,還有福寧州正堂的臘像,說的是胡富為福建按察使僉事時,因治理有成,深受百姓愛戴。
除此之外績溪龍川一帶,還出了中國著名的商人胡雪嚴,及晚清、民初著名學著,推動白話文學的大師胡適。
胡氏宗祠建於明代嘉靖25年(1547年),現今的樣貌,大抵維持著清光緒4年(1878年)重修後的模樣,宗祠坐北朝南,前後3進,占地總面積1271平方米。集徽派磚、木、石三雕和彩繪於一體,尤以600多件木雕部件最為精湛,被建築專家稱為「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完整之好、裝飾之美、天下第一」,並享有「木雕藝術博物館」和「民族藝術殿堂」的美譽。
大門前的木雕及彩繪門神大唐名將秦瓊、尉遲恭,即便歷經數百年仍栩栩如生。
大堂兩側都是出自績溪龍川的胡氏名人,及龍川胡氏的始姐胡焱,至於為什麼畫裡的他身穿龍袍,據說胡焱在幫助晉元帝司馬睿開國後,婉拒司馬睿給予的所有高官厚爵。司馬睿感慨之於 便脫下龍袍賜他。
置於大堂的這口生鏽鐵鐘,仔細瞧中間刻有「國泰民安」四個字,但國字少一點,民字多了一點,據說是當年當年皇帝御筆寓意國家少征點稅,老百姓多得一點實惠,才能國泰民安。
胡氏宗祠建築上的木雕十分精美。享堂周圍20扇雕花長格上的荷花圖案,稱之為荷花裙板。雕工精緻,寓意豐富。扇門窗的荷花下還躲藏著螃蟹,寓意「和諧」;荷與蝦的組合圖,寓意「和順」;荷與鴛鴦的組合圖,寓意「和美」;荷與青蛙的組合圖,寓意「和鳴」。
胡氏宗祠裡飛檐翹角,三層疊檐就連屋樑頂上都有十分精美的木雕。
大堂上有張兩個半圓拼起來的桌子叫做合歡桌,因為當時徽州男人大多出去經商,家裡只剩下女人和小孩,當家中的男性出去經商時,就把合歡桌拆開來,只用其中的一個半圓,所以有男性客人來的時候,看到這家用的是一半桌子,就知道這家的男主人不在,會自覺地離開。男主人回來後,家人又會把桌子拼起來成為一個圓桌,有人說「團圓」一詞也來源於此。
最後的一間房裡擺放許多牌位,據說的是胡錦濤祖先的牌位。由於胡氏家族延續了1600多年,所以,牌位太多已經擺到了二樓。即使這樣,也根本放不下。遊客所能見到的牌位,都是胡氏家族史上對國家或宗族有貢獻的重要人物。
這塊寫著「世恩堂」是胡氏宗祠的堂名,和奕世尚書坊是相同意義上的命名,指的是承受皇恩之意,也同樣由文徵明親筆,原本掛在堂上,現加上玻璃框錶起保護。
龍川村的後段是一座連結河東岸滸里村,河西岸是坑口村的上官橋,此橋經過無數次河水沖毀又重建,最早的上官橋據說建於1600年前。橋背後遠方是龍峰,海拔1048.6米,次峰為白沙峰。明代陳章有詩詠曰:「大峰小峰如削鐵,絕頂摩空更奇絕。道人何處架飛雲,直上峰頭看龍穴。」
此間的名物特產有績溪山核桃、績溪燕筍干、金山時雨茶、績溪綠茶、杜字蝦米豆腐乾、胡適一品鍋、胡氏燒餅等。
大娘做的煎餅看起來好好吃,貪嘴買了一塊,油鹹香酥又有咬勁,當真好吃,要我記得沒錯一塊只有2元人民幣。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龙川景区(國家5a風景區)(官網),電話:0563-3026357,開放時間:8:30 - 17:00門票:75元/人
交通:龙川景区距绩溪县城仅11公里,县汽车站有公交车直达龙川景区,每20分钟一趟, 票价:2元
更多:安徽 (5)
航班資訊:
MU2096
|
桃園
|
黃山
|
1210
|
1405
|
二、四、六
|
MU2095
|
黃山
|
桃園
|
1635
|
1835
|
二、四、六
|
更多中國旅遊:
- 中國旅遊總覽 (1)
- 上海 (8)
- 江蘇 (8)
- 福建 (24)
- 廣東 (4)
- 浙江 (18)
- 湖北 (19)
- 河南 (31)
- 陝西-西安 (2)
- 重慶 (13)
- 安徽 (5)
- 雲南 (6)
- 新疆 (1)
- 山東 (5)
- 遼寧 (7)
- 西藏 (9)
歡迎加入中國美食討論FB社團,分享你的中國美食
更多以台北捷運美食分類的食記(4000篇+)
小虎食夢網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rabbit38844/
小虎食夢網line@:https://admin-official.line.me/12182741/
小虎食夢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rabbit38844/?hl=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