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世界遺產:登錄時間1997年,項目為:麗江古城(大研古鎮、束河古鎮、白沙鎮)等
麗江一個我嚮往已久的中國古鎮,想看的是麗江壯闊的絕景、想聽的是納西文化的歷史、想走的古鎮巷弄的石道、想吃的是麗江雲南的美食,想寫的是中國53個世界遺產中之一的麗江古鎮。除了古鎮的建築和風光外,身為吃貨這篇將為大家介紹三樣令我驚豔的束河古鎮美食,分別是包漿豆腐.乳扇.石鍋玉龍雪山魚。
先來說說中國到底多少個世界遺產,2018年止是53個,數量僅次於義大利的第二位(54個)。所以,如果你喜歡收集世界遺產,那中國肯定是必需走訪的地方。最近在不少新聞、網路、論壇中發現開始有喜歡旅遊的朋友,把收集世界遺產當成一個目標,就像喜歡日本的朋友收集100名城那樣。你在旅遊的途中喜歡收集什麼呢?
早期台灣人到雲南旅行,多半選擇直飛或轉機來到昆明,再轉國內線,雖然飛行只要1個多小時但連同轉機、候機的時間隨便也得耗上四五個小時甚至更久,就算行駛高速公路也得開上5百多公里,費時6個小時之久。但自從2017年中國東方航空開啟桃園直飛麗江的航線後,從麗江機場到麗江市區四十分鐘不到,大大縮短了國人一探麗江的時間,說句誇張的要當天來回也不是什麼難事。
2019年4月6日起每周一三五六日共五班,每月9號快閃價經濟艙3888起 #商務艙9999起,購票優惠盡在東航台灣官網
每月9號快閃價經濟艙3888起 #商務艙9999起,更多購票優惠盡在東航春季線上旅展,銷售日期019年03月21日起,日韓航線商務艙11888起、經濟艙3888起,中國航線商務艙9999起,經濟艙3888起,歐美澳商務50000起,經濟艙6666起,詳見東航春季線上旅展
也因為有了東航的關系,上午還在台灣,下午就入住【中國-雲南-麗江】麗江悅榕莊,接著就到束河古鎮這個麗江世界遺產中的古鎮逛大街囉。
麗江悅榕莊離束河古鎮超近,近到走路約十分鐘可達,離麗江古城也只有開車十分鐘左右的距離地理交通位置都很棒,這也是我們選擇住在麗江悅榕的原因之一。
束河的納西語是「紹塢」,意思是「高峰之下的村寨」;其山指的當然是玉龍雪山。相對於大熟比較熟悉的大研古城來得安靜許多,觀光客也少了許多,如果怕人擠人又想體會納西建築和麗江古鎮文化,那麼束河古鎮絕對是個好選擇。
束河自古以來便是茶馬古道必經之地,因應需求而有許多製皮的工匠,因此這裡也是雲南地區重要的皮毛集散地,古鎮中賣茶、皮件的店家也特別多,價位上也比大研便宜一些,帶我們來的在麗江朋友如是說。
束河古鎮最熱鬧的地方就是四方街,不但水流環繞,還有5條道路能通往四面八方,也是遊客約定集合最佳的地點,廣場中假日偶有雜耍表演,或是當地納西人的舞蹈,好不熱鬧。
旁邊的清龍河畔是「束河八景」之一的「夜市營火」(以前的人晚上拿著燈沿清龍河畔走,如夏夜流螢而得名),如今這座有400年以上歷史的清龍橋成了婚紗拍攝的熱門景點,光是這橋上就有四、五對新人穿著納西族的傳統服飾拍照。
順便一提的是束河其餘7景為:龍門望月、雪山倒映、斷碑敲音、魚水親人、西山紅葉、石蓮夜話語煙柳平橋。下次再來,肯定要收集收集。
不說看倌可能不知常被為大研古城備胎的道束河古鎮,其歷史遠比的研來得早,更有人說束河古鎮是納西族人最早的一座市集,村落。束河古鎮最早(元代)屬木氏土司,一直到清雍正時期的「改土歸流」政策後,才以流官代替。一進古鎮早被磨到光滑的石板路,也許談不上好走,卻也為這座古鎮增添許多古意。
帶我們來的當地朋友說,因為束河古鎮的大巷小弄四通八達容易迷路,要是真迷了路就沿著河岸走就能出鎮,這句話代表的意義就是束河古鎮的道路、房子是依河而建,也因此束河的大小橋不計其數。
我常開玩笑為中國第一個部落客的「徐霞客」就曾在此留下:「過一枯澗石橋,西瞻中海,柳暗波縈,有大聚落臨其上,是為十和院」;十合院指的便是束河古鎮。
如今的束河古鎮商店林店,也有不少民宿酒店建於巷弄之內,如果想徹底體驗古鎮的生活文化,住在這倒不是為一個好主意,只是相對環境、生活品質不同於飯店,這點可得有心理準備。
這些民宿、飯店多數頗有古意,不少都還維持著納西族的建築風格,但也許是這些房子多數在河邊,感覺也有幾份江南的氣息。
好些餐廳,店家為吸引客人的注間會放上一些令人會心一笑的「標語」,比方說「今日老娘家有空房」、「招聘老板娘」等。
除了餐廳、民宿外,這裡也有幾家像這樣挺有氛圍的咖啡館,但當然也賣著雲南的好茶,甚至有一些晚上才開始營業的酒吧,據說李亞鵬還和王菲在一起時,就常常捉空到束河古鎮COART藝術節。
一個轉身突然看到早前在重慶吃過的防空洞火鍋,這會兒分店都開到雲南麗江來了。參考文章:【中國-重慶美食】老字號防空洞老火鍋-洞亭鮮火鍋.想吃得先排到不要不要
古鎮裡有幾家賣麗江犛牛肉乾的,據友人說挺好吃,但大家都怕太硬味道太重沒人敢賣。
另外麗江最有名的便是「鮮花餅」,在束河古鎮到處都有得買,當中最有名的可能是「嘉華」。是說,當下我沒買,結果在昆明機場轉機時倒是買了兩盒回來,家人朋友都挺喜歡的。
另外在束河古鎮還有一些當地人推薦的小吃,比方說列為雲南十八怪的乳扇,這玩意兒在台灣也有一些賣雲南料理的餐廳可以吃到。
雲南乳扇來自大理,也因此有人管它叫大理乳扇,在麗江、大理,甚至是昆明都能見到「大理乳扇」的招牌和logo。乳扇在十八怪中稱:「牛奶作成片片賣」,;意即是用牛奶製成,因為一般作成扇狀而得「乳扇」之名,將乳扇炸過再灑上糖粉是較為常見的簡單吃法。
口感端因為是油炸自然很酥且略脆,含油在所難免,味道端因為乳扇本身就略甜再灑上糖粉又更甜,但還在我可以容忍的範圍,但因為是乳製品而且是炸物,防涼後不止油甜奶膩,口感也會變得很「論」台語,總之這玩意兒得趁熱吃。一份(一盒)是十元人民幣。
第二樣是舌尖上的中國節目中介紹過的「包漿豆腐」,帶路的友人說這攤是束河最早的老店,大伙立馬聞香掏鈔票。
我問什麼是包漿豆腐,看店的大姐說:「就是豆腐包豆漿」; 包豆漿?幾乎所有人一聽都有同樣的疑問,大姐進一步解釋外層是很薄的豆腐,裡面則是半凝固的豆漿,基本上裡外的味道相去不遠,但口感端略有不同,以鐵板煎之且不時反面以增加豆腐兩面焦黃酥脆下產生更為強大的對比口感。
過程中大姐最少加了五、六種不同的辛香料粉、胡椒粉,辣椒粉則依客人的喜好可以調整辣度,當然也可以不加。一入口各種鹹甜辣香混著油焦香,一股腦讓舌上的味蕾應接不暇,偏偏熱燙的口感又讓唇舌忙因著散熱而不可開交。除了香、燙、油、酥外,咬下豆漿時中間豆漿的綿、嫩、細、滑緊接而來,一時之間叫好聲不斷,也不知是為了口感、還是味道,又或是兩者兼有之。總之,這個包漿豆腐我個人非常非常非常推薦,因為好吃得亂七八糟!!!
講完三個束河古鎮特色小吃,接著再來介紹這家當天我們隨便找的餐廳。
本來坐下時我們想點束河古鎮另一個招牌小吃「臘排骨」,但因為前一晚在麗江悅榕莊已經吃過而作罷,友人隨意請店裡的小姐推薦,得到雲南石鍋的答案。
石鍋其實跟我們台灣常見的雲南蒸汽鍋原理一樣,只是這裡的鍋是用雲南一帶盛產的「大理石」。
鍋蓋則是蔓藤做成。
石鍋的配料不少,一般來說以魚為主,我們接著選了當地相當有名的魚「玉龍雪山魚」,每斤58元這隻約是2斤多一點點,其他的配料是附的。
把魚和配料全丟進鍋裡也沒見其他調味料(但後來友人說魚本身有簡單醃過,菜盤上也有灑了一點調味料和中藥),然後蓋上蔓藤蓋八分鐘,打開後就成了白色的魚湯。
這魚湯當中非常的甜,而且甜的不可思議,又很是涮嘴,不好湯的我都連喝了兩三碗,魚肉也是淡水魚難得的細嫩,而且完全沒有刺,魚皮則略帶軟Q,不管是魚湯還是魚肉都好吃的亂七八糟,大推!!!
因為本來附的蔬菜吸滿了好喝的魚湯,也變得好吃,吃到涮嘴之餘又加點了水芹、娃娃菜和香菇。
然後整個丟下去,再蓋上蔓藤蓋三分鐘,同樣也不用再加水或其他東西,打開蓋後魚湯又變多了,而且味道感覺也沒變淡,真是太厲害了!!!
附上的沾醬頗辣,但味道豐厚我喜歡,之不過我愛原味的吃法,不管是魚肉還是蔬菜。
滿足的吃完後夜色已晚,因為吃得太飽,於是決定散步回悅榕莊。
來的時候沒發現這河裡有這麼多店家、商店,全點上燈後變得美極了,也吸引了不少新人留下來接著拍婚紗照。
雖然說這些商店、餐廳難免讓這座古城觀光化了一點,但也許是石板道,也許是沒那麼多行人,感覺相對沒被嚴重破壞。當然,這也是個人的主觀認定就是了。
尤其是相對寧靜的巷內,散起步來倒也清幽。
偷偷告訴各位,我在許多華人地區都有分店..進去千萬別說你認識我,否則打到骨折。
仔細瞧這些古色古香的茶樓,不少也提供咖啡的服務,也讓觀光客多了一種選擇。
更多麗江:
【中國-雲南-麗江】麗江悅榕莊-遠望「玉龍雪山」連綿絕景,近攬「束河古鎮」納西文化(住宿環境篇)
更多中國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