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熟悉之旅】DAY1
有時,出國越多次越覺得漸漸不了解台灣,不了解這片看似熟悉其實是陌生的地方;台北這片我們生活這麼久的土地,我們到底了解多少,也因此我覺得這個活動標題「台北熟悉之旅」下的極好。也很榮幸這次有機會受「台北觀傳局」之邀,參加了這一趟「台北熟悉之旅」。
【台北城大飯店】AGODA訂房
行前我深怕這個以「眾神保佑」為主題的台北熟悉會太過無聊,畢竟我不是一個對「廟宇」甚至是「宗教」有興趣的人,加上去的地方都是那些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名寺。但幸好第一個景點「農禪寺」就是我沒去過,甚至連聽也沒聽過的地方。
遠遠地,車子都還沒停妥我就被這都市裡帶點微禪意的地方給吸引,當下我心想:「這是我住的城市」嗎?
農禪寺的創辦人為聖嚴法師。聖嚴法師於1930年出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在狼山廣教禪寺出家,1949年從軍跟隨國民政府到了臺灣,服役十年後,於東初老人座下再度披剃出家。
這座農禪寺是當時(1975年)一開始的農院宿舍,眾師兄師弟在禪園旁種菜自食其力,是為「開山農舍」。如今金山鄉的「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則是於2005年才完成的。
寫著「入慈悲門」的綠門正是當年最一開始的山門,留下它有著某種程度的意義。
山門之旁有一處極為清幽涼爽之處,許多信徒、參觀的民眾在此喝茶,看書、靜坐、休息,享受都市生活難得的寧靜。
參觀、了解農禪寺最好的方法是申請導覽。預約電話:02-2893-3161#801~804
網上預約:http://ncm.ddm.org.tw/main/page_view.aspx?chapid=88&mnuid=1567&modid=444
整座農禪寺有兩處非常吸引力的地方,即便你對禪、寺廟都沒興趣。其一便是這道「金剛經牆」。金剛經為大乘佛教「般若經」的濃縮版,闡述的是「空」的禪意。
這一整排的金剛經一共有五千多字,用了一百零六片板材,採用類清水混凝土的GRC材質,模仿直條木紋,水刀鏤空切割而成十分壯觀。據說晚上從裡面打燈而出更為美麗,莊嚴。
另一值得參觀的正是供奉著佛祖的大殿「水月道場」。此建物是由聖嚴法師給了六個字「空中花,水中月」,並將之取名為「水月道場」,然後經過和建築師姚仁喜不斷溝通而興建。
水月道場中最特別之處乃「心經」牆;「心經」和「金剛經」同為大乘佛教「般若經」的濃縮版。
此心經牆最特別之處是當陽光(夕陽)從外射入時,經文映現到大殿的空間裡,以自然光影的變化,展現中國文化及漢傳佛教文字的特殊性,非常的壯觀。
另外當陽光充足,特別是藍天時,透過殿外的落地玻璃反射,讓道場中的佛祖,心經以及牆上佛像的光明燈有如漂浮在空中似的。角度捉的好的話,甚至連後方的「金剛經牆」都會折射入入眼簾,莊嚴神色之餘也令人感嘆當初建築的巧思。
再從蓮花池和大殿間的玻璃而視,倒影反射出的是水池,夜晚就連天空的明月也依稀可見,正符合「聖嚴法師」命名的「水月道場」。
農禪寺裡還有一座法鼓書店,當中有一些禪宗方面的書籍,甚至能在此喝上一杯茶和解禪輕食。
陽光透過落地窗金黃灑的滿地,非常舒適宜人且悠閒的地方,這份寧靜也和「禪」也相互吻合。
農禪寺官網:http://ncm.ddm.org.tw/main/index.aspx?chapid=88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大業路65巷89號
【電 話】:02-2893-3161#801~804
【參訪時間】:上午 09:00~下午4:00
【交通資訊】:
公 車:搭乘 218、266、302號,於「大業路一」站下車,進入大業路65巷,向前走約5分鐘可到。
捷 運:搭乘淡水信義線,於「奇岩」站下車,左轉三合街往大業路65巷方向,走約15分鐘可到。
解了禪意之後,我們來到的是我一直很想來的位於北投的「少帥禪園」享用午餐。
眾所皆知這裡是已故少帥張學良被蔣家軟禁之處,是不少對中國近年史有興趣的人必然朝聖之處。
張學良,字漢卿,號毅庵,乳名小六子,真正小名雙喜,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奉天省海城人。生於台安縣桑林,人稱「少帥」,奉系軍閥領袖張作霖長子,「民國四公子」之一,享嵩壽100歲。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張遭蔣中正、蔣經國父子軟禁長達50餘年,直到中華民國李登輝執政,張才獲得自由
一入寫著「張學良少帥舊居」的木門後,映入眼簾的是比我想像來的漂亮許多的日式建築。當下,我心想的是:「原來台灣也有這麼漂亮,有味道的日式建築」。
少帥禪園建於日據台灣中期的1920年代,原名「新高旅社」在北投溫泉區頗有盛名,是當時士紳名流飲宴泡湯非常喜歡光臨的地方;二戰末期曾被日軍當做神風特攻隊出戰前夕的慰安處所,年輕隊員在此恣意狂歡後飛向生命的終點;1960年代,東北少帥張學良和其夫人趙一荻被老蔣總統安排居住於此,因堅決抗日發動西安事變而被長期幽禁的愛國主義者和日本軍國主義神風特攻隊因歷史的造化竟然有了聯結。
少帥張學良當年在此渡過大半生的歲月痕跡皆保存於「少帥展館」之中。
少帥禪園隱身在北投山腳邊的林蔭間,可以遠眺觀音山,關渡平原就像在眼前,晚上台北璀璨的燈火閃爍和夜空的繁星相輝映;在巨大高齡的榕樹下,不論是陽光或雨霧裏,會發現離台北的繁華不遠,但是可以擁抱的意與境是如此的近。
在此處你可以選擇湯屋,或是足湯,特別是在秋意微濃時刻,涼風、暖意特別舒服。
除了溫泉外,這也有一間可以喝個下午茶、品嚐甜點的「小六茶樓」。
或是於午、於晚在少帥禪園享用少師私房套餐。
餐廳裡佈置的非常有情調,甚至是浪漫,搭配北投山腳下的夜景,那是人醉、眼醉、味也醉。
餐點方面當天我們吃的午餐是1000元(一人份),菜單的設計多半依照張學良當年喜好、常吃的料理為主。
今前菜一共有七、八道,相當豐盛,在擺盤上也甚為用心,整體的味道對比我想像來的好上許多。
據說當年少帥特別愛吃大蝦,加上水果調的清爽沙拉醬,讓蝦子更鮮甜美,底下的鳳梨除了視覺效果外,也增加了此道料理的水份飽嘴度,好吃!
魚肉、豬肉料理也都頗有水準,養生、清爽是少帥禪園餐點的特別,是以味道多半偏清淡、清爽。
飯湯水果也都走養生路線,帶點微微藥膳的風味。
水果、甜點、茶也都相當不錯,詳細的食記,改日小虎再來特別報導。
少帥禪園官網:http://sgarden.lifeing.com.tw/front/bin/home.phtml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4號,電話:02 2893 5336,營業時間: 12:00 AM ~ 14:00 PM 18:00 PM ~ 21:00 PM(小六茶樓為:14:00 PM~18:00)
午餐後我們依路而下,目標是我來北投數十次都沒走進去過的「梅庭」。
梅庭曾是「于右任」先生居住的地方,建於1930年代末,曾是「一代草聖」于右任先生的避暑別館,現為市定歷史性建築。
于右任何許人也。于右任,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髾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之一。于右任早年係中國同盟會成員,民國成立之後長年在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尤其擔任監察院院長長達34年,是歷史上在任最久的五院院長。同時他也是許多報社和學校的創辦人。
來此當然以參觀「草聖」的書法作品。但小虎真心建議可以參加此間導覽的行程,透過解說員的說明,更能了解于右任先生的生平故事。比方就導覽大哥表示:于右任去世後在他的書桌裡的箱子裡發現二樣東西。一是老婆當年送給他的鞋子,已穿破不捨得丟顯見他的深情、第二件則是借據(好像是三萬元),是當初他向友人借兒子要上大學學費的證明,可見他的清簾,另一件我給忘了...。
「梅庭」為一棟見證戰爭時代的日式民宅建築物,順應地形而建,共分上、下二層。上層面臨中山路,正立面為地面層,為日式木構架。四周的環境簡直美得不像話超殺「快門」的。當下我心頭又想:「原來台灣也有這麼漂亮的木式建物,而且不必搭飛機到日本去看」。
梅庭除了本身的日式木建築美侖美奐外,四周的花花草草甚至是樹木也非常漂亮,除了似倒似歪的大樹外,庭前還種著五株梅樹,其中兩株為于家、和蔣家後人所植。
不讓屋外的美景專美於前,梅庭主建築的室內也非常漂亮,特別是穿過木窗的光影特別迷人。
另則梅庭這座木式建物的建築工法也相當特別,每一面牆都有四層,最底層甚至「檜木」所建,故在改建時特別保留這幾道牆。
屋裡自然展示許多他的書法墨寶,數量之多令人嘆為觀止。
身為一代草聖,自然又以「草書」的墨寶最為珍貴,即便很多字我都看不懂xd。
其中這幅最是有趣,居然是他提給如今以台灣美食名提四海的「鼎泰豐」(詳知的朋友就知現在的鼎泰豐身前是油行)。參觀完梅庭之後,我心裡暗嘆著我們居然如此不解自己的人文,慚愧。
說「梅庭」可能大家比較不知在那,它就在北投溫泉隔壁,下次來泡溫泉記得順便來參觀「梅庭」和「于右任」先平的事蹟。
公車:216、218、223、230、266、602、小6、小7、小9、、小22、小25、小26至新北投站下車
自行開車: 捷運淡水線新北投站停車場及北投親水公園附近有停車位
沿著走路而下,正是北投著名的觀光景點「北投溫泉博物館」。博物館在假日不定時會有戶外的音樂表演。
北投溫泉浴場建於1913年6月17日,為臺北州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的方式興建而成,是當時規模最大、最華麗的公共浴場,由臺北廳公共衛生單位管理經營。1921年日本皇太子裕仁來台,乃增建二樓30多坪御休所;1997年二月內政部定為第三級古蹟,之後由市政府民政局整修為北投溫泉博物館。占地約700坪,是兩層樓仿英式磚造建築,一樓為磚造浴池,二樓為木造休息區,並設有娛樂室等。
像北投溫泉博物館這樣的建物即便在日本也不多見,主要是當年建築時或多或少注了一點歐風,不管外在或內觀在台灣都是相當難能可貴的古蹟,而且維護的相當好。
除了古意的硬體之外,北投溫泉博物館還注了相當多的現代化軟體,比方說透過電腦影片可以得知這棟建物的歷史、工法,甚至了解整個北投的文化。
除此之外還加入了帶點童趣的想像公間,比方說這些像象形文字的圖騰各自代表著北投的一個景點,透過電腦的觸控便能在北投博物館內得知更多北投的文化、旅遊資訊,讓博物館不在只是單純的博物館,透過它也能更深入的帶動整個北投的觀光產業。
位於二樓的影片室也會在固定的時間播放「北投溫泉博物館」的介紹影片。
再則北投溫泉博物館也有一些其他功能,舉例來說這不定期會有一些文物展覽,每年的秋天也就是北投溫泉季前後,也會有固定台灣月琴民謠祭。
活動期間二樓的和室展場四周會掛滿了各種「月琴」,固定的時間還會有歌手演唱表演。
比較可惜的是2015年臺灣月琴民謠祭已於9/5(六)-10/4(日)舉辦完畢,不過明年還是可以來參與的。
相對二樓的展覽、活動功能,一樓則是還原當初北投「溫泉」的原貌,在這你可以透過展覽櫃以及牆上的照片、文字,了解當年北投溫泉的文化和盛況。
當然也有保留幾個個人、家庭式的溫泉房間。是說,如果這些還能泡不知該有多好,多有味道,我猜應該想泡的人會排到北投車站吧(笑)。
其中這個大澡堂最特別,還原的過程將當初的瓦片、木門、木窗,甚至是時鐘等全吊於澡堂之上,感覺有一點時空倒流之感,相當有意思。
當年留下來的建物元件。
連地板也是古蹟的一部份哦!
這個綠色窗口則是以前入澡堂付錢拿毛巾的窗口在改建、維修時被刻意留了下來。
另外不說可能大家不知道,北投有一樣全世界僅有的「北投石」,據說後來在日本也發現了這種礦石,但因為北投早一點發現並命名,這讓日本發現的石頭也只能跟著叫「北投石」。
一樓的四周不管是木窗還是圖繪玻璃窗,透過金黃的陽光穿透都非常非常的漂亮。走累了像這樣靠在窗邊悠閒的享受陽光也是一種旅行的樂趣。
一樓的一角有很多祈福的繪馬。
另外就志工大姐的說法,之前被拆掉的新北投車站(如上圖的模型)將於2016年從彰化迎回北投重視,我想到時應該會掀起另一片北投旅遊風吧!
北投溫泉博物館官網:http://hotspringmuseum.taipei/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二號,電話:02-28939984,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休)
離開北投我們驅車來到我聽過上千次卻一次也沒來過的「關渡宮」,這時我又想:「自己真的太不愛台灣」,到了日本拼命往神社跑,台灣這麼有名的廟居然沒來過XD。
關渡宮,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北投區關渡,俗稱關渡媽祖宮、關渡天后宮。 為主祀天上聖母媽祖之臺灣民間信仰廟宇,兼容佛教與道教,為北臺灣歷史最悠久、香火最鼎盛的媽祖廟之一,早期有「南笨港、北干豆」一說,尊崇北港朝天宮與關渡宮。 關渡宮與北港朝天宮、鹿港天后宮合稱「臺灣三大媽祖廟」。
關渡宮的基地範圍主要含括關渡宮建築主體三川殿、拜殿、正殿、凌霄寶殿,以及山門、天壇、廟埕廣場、金爐、延平郡王三將軍殿、鐘鼓樓、功德堂、觀景平臺、噴水池廣場、廣渡寺、藥師佛殿、古佛洞、財神洞、懷英亭及靈山公園等建築物與相關設施。
到台灣的廟宇參拜之餘,廟宇的建築工法特別值得一看,尤其是屋頂上的裝飾非常漂亮,也是全世界獨特少有的建築文化。
殿中許多石柱的雕刻都是從清朝乾隆年間流傳至今。
關渡宮的木雕同樣有著值得參考的精細,有關這些木雕的工作和詳述,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參考:http://www.kuantu.org.tw/GDT_C_03_03.html
進來關渡宮你會發現沒有其他大廟的煙霧,這是因為這裡採用了少見(據說是全台第一間)的吸、排煙系統。是說,傳統的廟宇也是可以很先進的啦。
除了主殿外,關渡宮還有一個值得一逛的地方稱之為「古佛洞」。
古佛洞入口位於凌霄寶殿大樓外側,長103公尺的,於1973-1976年歷經四年完成開鑿與裝修、裝飾的工程。主祀神為千手千眼觀世音佛祖,兩旁供奉護法韋陀、伽藍,以及帝釋天、緊那羅王等二十八尊天王,大殿周圍則安立有四大金剛,中央奉祀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臺灣少見的佛教石窟造像。
洞口的盡題讓人有豁然光明之感,莊嚴神聖中帶著一絲大自然的悠閒。
平台可以遠望淡水河、基隆河和中港溪三河交會處,以及關渡碼的風光之美,來關渡宮參拜千萬記得順便來此觀看美景。
關渡宮官網:http://www.kuantu.org.tw/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知行路360號 電話: 02-2858-1281
晚餐我們來到台北相當有名素食餐廳「觀世音」素菜餐廳。
前菜的素色春捲非常粗大飽足感十足,蘿蔔糕焦油香帶著滿滿菜頭風味非常好吃。
飯方面有白飯和五殼飯可以選擇。
素菜料理方面多數味道都和葷菜蠻接近的,甚至有一些的油香也相當誘人。
其中這道像是糖醋排骨是用香菇做成的,味道微酸爽口,素肉的口感也極好,大推。
帶點中藥養生氣息的湯頭也頗正點,食材不因為素食而顯單薄,好喝又好吃!
觀世音素食餐廳: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29號,電話:02 2596 3488,營業時間:9:00~14:00 ; 17:00~21:00
詳細食記同樣之後再行補齊。
吃完飯穿過馬路來到台北最知名的養生按摩院-「6星集足體養生」台北民權會館。
我必需說我不是很愛、很常按摩但要來放鬆一下我永遠想到的是「6星集足體養生」,即便我也搞不清全台北有幾多家。通常我去的是八德(微風附近)或是南京東兩間比較多。
來時我都是單純按腳,特別是像今天一樣跑了整天行程的時候。
按腳之前先泡個藥草洗洗腳,同時會有師傅幫你抓龍按肩膀,五分鐘後換到樓上按腳。
順便一提的是剛剛泡腳的中藥湯用的就是這些材料。
然後就是舒舒服服躺著讓師父幫你消除一天的疲勞,過程中要看電視、滑手機、或是閉目養神,甚至是睡覺都可以,我的意思是睡得著的話XD
官網:http://w.mtwebcenters.com.tw/SixStar/
民權店: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28號,電話:02 2100 1818,營業時間:10:00-04:00
當晚我們入住的是我一直很想住住看位於大稻埕的「台北城大飯店」。
【台北城大飯店】AGODA訂房
台北市重慶北路二段172號(地下三層地上十四層)。其一至三層爲古蹟保留,其原為臺灣鳳梨王葉金塗古宅,葉宅建於西元1926年,於1929年落成,地面上1到3樓是古建築,紅色磚瓦加上洗石子結構,為古典巴洛克式風格;4到11樓,則是由灰色花崗石材所砌成的全新建物。新與舊,原本看似衝突的兩種元素,獨具絕色。
台北城大飯店是個人覺得大稻埕翻修相當成功的一棟建物,最少外觀是如此,是以經過的行人很難不駐足停望,然後打從心底說了聲:「好美」,特別是在夜晚,簡直是美呆了。
不過關於此棟建物更多人知道的恐怕是隔壁的「保安星巴克」。
確然這間星巴克也非常漂亮且具話題性,最少我也很常很愛來。
每一層樓都有略為不同的風格,卻又有兩個共同點,一是復古、二是美美美。
星巴克保安門市:台北市大同區保安街11號,電話:02 2557 8493,營業時間:07:00~22:30
回到台北城大飯店的大廳,正播放著台北觀光局和大稻埕的介紹影片。
金碧輝煌又帶點復古風的大廳超超超漂亮的。
背後有一些當年大稻埕曾經繁華的歷史照片,從影片中我們不難發現大稻埕當年的風華絕代。
房間分三小床、一大張兩人床和有個小客廳的行政套房。
床尾的電視蠻大的,整體以金色為主調,舒適加上交通便利,挺自由自在。
浴室、廁所蠻寬大的。
衛浴用品當然一應俱全。
茶、咖啡包都在抽屜裡。
早餐則在二樓裝潢得有一點像當年交誼廳的氛圍,加上窗和金黃的燈光蠻有FU的。
餐桌上的餐紙是大稻埕周邊的旅遊地圖,和中、日、英文有關台北城的簡介。
早餐採自助式,以中式早餐為主,甚至還有炒米粉和魯肉飯。
稀飯和各類的配菜在繁忙的台北是越來越難吃得到囉!
帶點復古風的木造餐車為用餐的氣氛帶點童趣。
飲料的選擇也蠻多種的,冰淇淋用的是杜老爺。
【台北城大飯店】AGODA訂房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2段172號,電話:02-2553-3919
因為文章太長,請接著收看:【台北旅遊】台北熟悉之旅2DAY(兩天一夜行程)
更多以台北捷運美食分類的食記(2000篇+)
【小虎五四三】
本來觀傳局只要求我給30張照片、寫3000個字,但我卻用了330餘張照片,硬寫了近3萬個字。老實說,我不明白我在堅持什麼,但我真的感觸很多,台北人其實不記得了解台北,說熟悉其實也很陌生。
喜歡小虎的食記嗎?有fb的朋友請按讚加入「小虎食夢網」、跟我們一起隨時討論分享各地的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