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鳴嫂傳統客家菜(fb粉絲團):屏東縣內埔鄉學人路620號,電話:08 778 9113,營業時間:10:00-17:30(星期三休)
不少粉絲團的朋友表示喜歡十座車站十碗麵的單元,但有時我發現好的老麵店周邊並沒有車站怎麼辦?於是延伸出「一座鄉鎮一碗麵」,說的也都是個人覺得值得分享的老麵店。今天,這篇就來分享屏東內埔依舊用著柴燒煮麵的50年老店「阿鳴嫂傳統客家菜」。結論:這碗麵結合麻醬、肉燥、油蔥,還是柴燒!不吃嗎?除了麻醬乾麵非吃不可外,這裡的炒板條也是絕品。當然客家炒大腸也得來一份,如果看到「大菜鍋」出爐的話,記得隨手夾一些。
那天是我第二次到屏東竹田,行程同樣有豆油伯的老闆帶路,上回沒有吃到的「竹田鹹湯圓」的麻醬麵依舊無緣,取而代之的是內埔的「阿鳴嫂傳統客家菜」。順便說一下,每次到竹田都要先去豆油伯報到,為的是茶葉蛋和這個黑豆霜淇淋。
然後這個黑豆霜淇淋還可以淋豆油伯的醬油和豆豉醬一起吃,真的好吃又特別。

再順便介紹一下,位於竹田個人非常喜歡的冰淇淋,也是豆油伯家開的店。
【屏東-竹田美食】兩人四口義式冰淇淋專賣店.屏東在地食材口味冰淇淋.醬油.茶豆.黃豆漿.巧克力.檸檬,還有西班牙橄欖油口味
內埔其實離竹田有一小段距離,開車很近但走路很遠。然後,我也不知道有沒有公車,反而我出門就是隨便人家載去哪就去哪....。
阿鳴嫂就帶路的豆油伯老闆說法,以前好像在附近的榕樹下擺攤(好像每個縣市都有一顆大榕樹,而且都有一家很厲害的小吃老店),後來才搬到這個地址。近60年來還是堅持用柴燒爐火煮麵、燒菜,不誇張才下車就聞到柴燒的香氣。阿伯為了讓我自拍照,還親自示範了一次燒柴的動作,誰知我居然忘了按「錄影」......。
這裡最有名的除了柴燒乾麵(麻醬麵)外,這鍋大鍋菜也是招牌中的招牌,可惜我們來的太早....還沒煮好,只好下次再「晚」一點來。如果你想吃大鍋菜,建議十一點左右再來比較保險,雖然它十點左右就開門營業。
要說這種小吃老店有什麼特色,磨石地板應該算是其一,然後就是紅色塑膠椅...桌子現在多數用耐用又好清洗的白鐵桌。
牆上貼滿了各大媒體、電視來採訪的照片,要說它是內埔最有名的餐廳應該也不為過。
乾麵雖說是60元,但小碗幾乎就是我們台北的大碗,除了主食外,這裡也可以嚐到一些客家小炒等料理。
炒板條鑊氣挺迷人的,板條軟綿又帶一點微咬勁,板橋香繞著醬油香搭配韭菜段和豆芽,一整個涮嘴到不行,這個我一人可以一盤,完全沒問題。
湯的板條也很夠味,尤其是那加了油蔥和肉燥的湯頭,鹹香的後韻越喝越來勁,板條吃起來比炒過來的更有口感,也更滑潤,板條的香甜也單純了許多。
米粉感覺應該煮法及加的料都一樣,但不知道為什麼吃起來就是覺得板條比較夠味。
最推的是這碗麻醬乾麵,就友人的說法,這一帶的乾麵都會放麻醬麵,對於我來說比較特別的是除了麻醬又加了油蔥和肉燥,三香一體吃起來非常夠味,尤其是這香而不濃膩的麻醬和油蔥搭配,加上麵條也煮得恰到好處,真是又香又好吃,下次來我一定要點大碗才過癮。什麼,你會說有沒有柴燒味?我猜應該沒有,有的話也只是心理作用(笑)。
覺得不夠味的,桌上有屏東的辣椒醬(很鹹)和蒜頭可以自行取用。突然想法在北京,吃炸醬麵配大蒜。
這炒青菜居然帶點微微的鑊氣和油甜,真的蠻好吃的。
客家炒大腸,薑絲味不是那麼明顯,也沒有我以為的鹹,跟剛剛的炒板條味道有一點像,但好像又多了一點點像是爆香的香味和微微的後辣,簡單說就是涮嘴,鄉下大眾味的那種。
阿鳴嫂傳統客家菜(fb粉絲團):屏東縣內埔鄉學人路620號,電話:08 778 9113,營業時間:10:00-17:30(星期三休)
歡迎加入台灣美食旅遊地圖,分享你的台灣美食旅遊

小虎食夢網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rabbit38844/
小虎食夢網line@:https://admin-official.line.me/12182741/
小虎食夢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rabbit38844/?hl=zh-tw
更多以台北捷運美食分類的食記(5000+)篇

喜歡小虎的食記嗎?有fb的朋友請按讚加入「小虎食夢網」、跟我們一起隨時討論分享各地的美食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