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鼓藝節(官網)(fb粉絲團):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133號(新莊文化藝術中心),電話:02 2276 0182,服務時間:09:00-17:30
152+150+150+106+88+80+60+60+52+30+30=多少,請作答?趁著2020年新北市鼓藝節聯手新莊百年製鼓响仁和鐘鼓廠之便,咱們一起在新莊穿街走巷,品嚐11家958年的新莊老街小吃。準備好你的雙眼好好欣賞新莊老街的近400年的歷史文化,準備好你的雙耳聽聽百年鼓聲的磅礡氣勢、準備好你的肚皮嚐嚐新莊老街的合計千年的古早味美食。
「新北市鼓藝節」自民國96年推動至今,已邁入第14年,從新莊响仁和製鼓精神而起,融合世界民族鼓樂,致力推廣製鼓技藝與擊鼓樂趣,讓大眾瞭解、欣賞鼓藝之美,活動從每年的5、6、7月開鑼。「集合啦!咚咚鼓友會」推出「玩節奏─擊鼓節奏遊戲」、「集新星─影片徵集及人氣票選」、「簽到趣─每日鼓知識問答」等3款鼓藝節動線上同樂一直延續到十月。同時2021新北市鼓藝節演出計畫甄選,也於日前正式起跑,邀請各演藝團隊於今年提出節目企劃並進行籌備製作,於明年鼓藝節登臺演出。
詳細活動請參閱新北市鼓藝節官網:https://www.ntc-drum-arts.com.tw/
說起新莊老街的新莊响仁和鼓,那可是三代咚咚搶的傳統優良工藝老字號,其宏亮沉穩的鼓聲更是遠播全世界,日本、馬來西亞、美國、印度、歐洲等國,都曾不遠千里而來,於新莊响仁和鼓交流。第一代創始人王桂枝(阿塗師)於民國13年創立「响仁和吹鼓廠」,長子王錫坤師傅承襲父業,讓製鼓技藝更上層樓,目前由三代王凱正接手。
响仁和鐘鼓廠製作的鼓廣受國內外各大藝術團體喜愛及訂購,包括朱宗慶打擊樂團、漢唐樂府及優表演藝術劇團,另外國內各大寺廟如佛光山、法鼓山、保安宮及孔廟,也都是新莊鼓的愛用者。2010年更被文化部登錄為「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
此影片是2020新北市鼓藝節的宣導影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欣賞欣賞。
2020年的鼓藝節,雖然因為疫情的關系,停止了歷年來最受歡迎的各項大型活動,但仍於新莊的新北文化藝術中心,同樣以「响仁和鼓藝工坊」製鼓精神為主軸,加強民眾與珍貴文化資產的接觸點,將響亮(响)而得眾人喜愛(仁和)的品牌精神廣為宣傳,並延續去年傳承作為本次展覽眾點,「傳統注入創新」並透過跨領域的方式,將新莊的特色推展出去。
特展期間文化局也推出4個梯次的「文化行旅」,帶著民眾漫遊「新莊廟街」及「响仁和鼓文化館」,開放大人帶著小朋友一起來體驗新莊百年鼓聲的魅力,展場的活動現場由三代親自為小朋友講解响仁和鐘鼓廠的歷史、文化,並強調新莊在地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王凱正非常有耐心的告知製鼓的材料、過程,透過親手的撫摸、打擊,讓小朋友以五官、手腳感受傳統樂器的精巧,過程中小朋友提出許多,連我都答不出來的問題,對於王凱正的問題也多能迎刃而解,遠比我想像來的有興緻。
現場除了展示响仁和鐘鼓廠歷年來製作大大小小代表性的鼓外,還在牆上展示百年來鼓場的演變和重要紀事,走上一圈便能聽盡百年不墮的鼓聲。
同時,展場也播放著2020年新北鼓藝節的宣傳影片,同時讓參展的民眾了解新莊鼓藝的歷史演化和响仁和鐘鼓廠百年來的堅持和對於未來的期望。
除了台灣傳統的大鼓外,展場也有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鼓,籍此可以讓遊客比較之間的不同,不管是皮材、外觀、聲音,或是演奏敲及方式的不同。
經過百年的演化,傳統的台灣製鼓技藝也有了傳變,甚至有了中西鼓文化的交流和結合,甚是有趣。
同時傳統的鼓藝也在外型上結合其他工藝,結合出文青、文創氣息,更開發出足以代表台灣的新工藝品,期盼能行銷更多的國家。
今天新北鼓藝節最的不同,是以影像、手作、電子鼓聲、走讀等不同媒材形式規劃內容,滿足市民的感官體驗,展場以提供投影互動遊戲,可以讓小朋友體驗即時的線上打鼓的樂趣。
離開新莊文化藝術中心時展場的服務人員,特別提醒小朋友今天是11日,剛好有新西園掌中劇團的「荒川劍俠傳」演出。
新北文化局貼心的用大有巴士,接駁參加新莊文化行旅的大小朋友,從文化藝術中心到新莊老街。
新北文化局特別邀請興直堡文史工作室曾素月老師分享廟街百年風華,過程中老師細數新莊老街的歷史、文化、傳承與演變,聽得大小朋友津津有味。比方說,原來新莊是新北最早開發的市區,更有近400年的開發歷史。
走訪新莊老街之前,先來看看這張簡易的地圖,差不多把重要的廟宇,老店、巷弄都標示出來了。
在大台北的老街中,我最喜歡的便是新莊,理由是大彎小彎的道路,特別適合喜歡穿巷走弄的我,比方說這面很有歷史感的石牆旁居然就有一條羊腸小弄,更妙的是裡面還居然有一家眼鏡行,好不奇怪、好不有趣。
鑽出小巷弄後,赫然是新莊老街著名的關聖帝廟「武聖廟」。喜歡新莊老街的另一點是這條不算太長的街頭,前後居然有十數間歷史上百年的廟宇,其中又以保元宮(池府王爺)、廣福宮(三山國王廟)、新莊文昌祠(帝君)、慈佑宮(馬祖)、武聖廟(關聖帝君),全安宮(福德正神)歷史最久,香火也最興旺。
正巧當天是新莊老街封街活動,吸引了新莊當地的居民,和許多外地的觀光客同樂。
在廟前曾素月老師像以前說書者般,引人入勝的說著新莊老街的形成,以及乾隆廿五年(1760年)興建的這座武聖廟,據說這座武聖廟也是據說是台北盆地最早的關帝廟。清朝時,新莊有水運與良田之利,從新莊慈祐宮至新莊武聖廟間成為繁華的商圈,被稱為「五十六坎」,直到後來新莊港日漸淤塞,被對岸的艋舺取代。
二百六十年來,武聖廟經過不斷的翻修,也曾受過幾次的破壞,如今的整體內外樣貌為1945年進行三年重修工程,1975年再以用鋼筋水泥工法全面翻修前殿。並於於1985年11月26日正式公布新莊武聖廟、新莊慈佑宮、新莊文昌祠為臺閩地區三級古蹟。
一般的遊客,香客通常只在前殿參拜,個人則建議再往裡走,武聖廟的後半段,為道光元年(1821年)時擴建的三進建築,此間有這多當年清代留下,極具歷史意義的字碑。
新莊慈祐宮,舊稱新莊天后,於雍正七年(1729年)動工興建,當時的渡船可以直駛至天后宮對面的渡船頭。乾隆十三年(1748年)因火災被毀,直到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廟後加設水池,並改名為「慈祐宮」。
曾素月老師說慈佑宮的建築為三開間四進二廊,經過多次整修,但石刻與彩繪仍保有名師作品,如包含嘉慶年間雕刻的石獅、刻有乾隆十八年的案桌、廟產界圖木匾,以及「德參天地」、「海宇攸寧」、「德參一六」等多面老匾額,其中「德參一六」為王得祿所題。正殿的龍柱為中國大陸師傅所刻,為單龍蟠柱無鏤空雕的清朝中葉風格,都是慈佑宮的欣賞重點。
解說完兩間老街極具代表性的廟宇後,老師再次帶大家穿巷走弄,並細細的訴說著每一條巷子的故事,比方說這條新莊人都不一定知道的「挑水巷」(新莊路278巷),據說民國二十三年之前,新莊仍沒有自來水,生活用水必需到大漢溪挑取,甚至演化出挑水賣水的特殊行業,當時新莊老街的居民,便是由此巷進往大漢溪打水,故有挑水巷之稱。
另外這條叫「米市巷」(387巷),清代時期,新莊平原生產的米糧多半透過新莊港輸往中國大陸,因此鄰近碼頭的387巷裡便設有許多糧行,就連板橋林家的創立者林平侯也是發跡於此。而當時許多碼頭工人扛著米袋上船的景色,也讓此地有了米市巷的稱號。
戲館巷(新莊路359巷),清朝時候的新莊是北台的政經中心,商賈雲集,人文薈萃,加上當時各地節慶頻繁,廟會活動旺盛,所以戲曲業成長快速,門號甚多,如布袋戲的「錦上花樓」、「錦花樓」、「小西園」、「小世界」和「小花園」,以及北管的「俊賢堂」、「新樂園」,南管的「聚賢堂」等。此外,新莊路的三五九巷曾住了很多教唱戲曲的師傅--曲仙,使得學戲曲的人們都聚集於此教、學,是故本巷即被雅稱為「戲館巷」。
承戲館巷眾多布袋戲、劇曲之因,便可解釋為何百年製鼓响仁和鐘鼓廠之所以重要、興盛。所以理所當然這次的導覽終點便是新莊製鼓百年老店「响仁和鐘鼓廠」。如今位於中正路上的响仁和文化館,是二代王錫坤建於2001年,隔壁便是百前年一直傳承到現在的製鼓廠。
文化館裡收藏有超過七十年歷史阿涂師的作品,還有來自非洲、印度、西藏等地的鼓,每一個鼓王錫坤老師傅都如數家珍,每一個鼓都可以說上一段故事。在這裡,既可以看到斑駁、充滿歷史痕跡的鼓,也可以看到傳統和現代巧妙結合的五音鼓、青花瓷小鼓。
四十年來,王錫坤從父親手中接手製鼓廠後,便一直堅持傳承至父親的純手工製造,他認為傳統工藝完全無法用機器取代;另外,他也很講究天然的製作過程,不使用藥水浸泡牛皮,「用化學藥水不但皮會有味道,牛皮的觸感也比較硬」。目前,响仁和是台灣僅剩少數以純手工製作大鼓的傳統老店。
响仁和鼓文化館目前開放民眾免費預約參觀,每當有人來參觀,王錫坤都會和來訪者解說每隻鼓的製作理念,以及製鼓的每個步驟。在這裡,王錫坤改變了很多人對製鼓的刻板觀念,很多人看過之後都直呼「製鼓原來是個很不簡單的行業!問他會不會累,他直說有人願意聽,他就願意說,即便是小朋友。
王老傅要我們貼近大鼓,聽聽有什麼聲音,試著貼近大鼓後發現,大鼓內不斷傳來「咚咚咚」,像是裡面空氣迴盪的鼓聲,甚是奇妙。王師傅像是開玩笑的說,夜深人靜時,他坐在父親製作的已經斑駁的大鼓前,用耳朵貼近鼓面靜靜地聽個五分鐘,會感覺說阿爸在跟我說話,並勉勵他要好好努力。
王師傅還親自下場,露了一手打鼓的絕技,鼓聲由慢轉快,直到震耳卻聾,卻有著直透心田的震憾,我想這就是台灣傳統大鼓籍由王家三代傳遞給大家的訊息吧!
最後王師傅主動要求大家一起拍照留念,這個工作當然有小弟在小來服務。
阿瑞官粿店(152年老店)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49號
電話:02 2992 8796
營業時間:08:00-17:00
招牌:芋粿巧、各種口味草仔粿
(fb粉絲團)
老順香餅店(150年老店)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341號
電話:02 2992 1639
營業時間:09:00-23:00
招牌:鳳梨酥、古早味糕餅
(fb粉絲團)
參考食記:【台北捷運美食】【新莊站美食】新莊百年老店.金合和麵包鹹光餅pk老順香餅店鳳梨酥
尤協豐豆干店(150年老店)
地址:242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416號
電話:02 2201 4213
營業時間:7:00~22:00
招牌:烘豆干、豆漿
(fb粉絲團)
金合和麵包(106年老店)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269號
電話:02 2277 0348
營業時間:08:00-21:00。
招牌:鹹光餅、古早味糕餅
(fb粉絲團)
參考食記:【台北捷運美食】【新莊站美食】新莊百年老店.金合和麵包鹹光餅pk老順香餅店鳳梨酥
熊記燒餅油條專賣店(88年老店)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206號
營業時間:06:30-08:00(星期一、三、五休、不定休)
招牌:油條、燒餅、雙胞胎
(fb粉絲團)
閹豬切仔麵(80年老店)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39號
電話: 0989 019 113
營業時間:06:30-13:00(星期日休)
招牌:乾麵、紅燒肉、三層肉
參考食記:【台北捷運美食】【頭前庄站美食】閹豬切仔麵店,新莊傳承三代八十年老麵店
林記香菇肉羹(60年老店)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344號(武聖廟旁)
電話:02-2276-3647
營業時間:09:00-22:00(周三休)
招牌:肉羹湯、乾麵
(fb粉絲團)
參考食記:【新北-新莊美食】林記香菇肉羹.廟街飄香三代一甲子老店.古早味甜辣醬推爆
新莊老街六十年古早味鹹圓仔(63年老店)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317號
電話:02 2994 4093
營業時間:11:00-23:30
招牌:湯圓、虎皮蝦捲
參考食記:【台北捷運美食】【新莊站美食家】新莊老街六十年古早味鹹圓仔.方型虎皮蝦捲是一絕
新莊牛肉大王 總店(52年老店)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178號
電話:02 2993 7782
營業時間:11:00-14:00、17:00-21:00
招牌:牛腩鍋、全牛料理
(fb粉絲團)
新莊老街老祖廟前無名潤餅(30年老店)、豬血糕(30年老店)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新莊路218號
營業時間:16:00~22:30(不定休)
招牌:潤餅、豬血糕
另外還有,翁裕美麥芽糖(130號)、蔡永根糕仔(493巷4弄12號),都是新莊老街上的老字號。
最後剛好在晚上七點半趕回新莊文化藝術中心,欣賞新西園布袋戲演出的荒山劍俠傳。
看完布袋戲沿著老街走到新莊現下最著名的散步景點「新月橋」,結束了愉快的新莊藝文、美食一天之旅。
响仁和鐘鼓廠(fb粉絲團):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71號,電話:02-29927402,營業時間:8:30~18:00(文化導覽預一星期前預約)
新北市鼓藝節(官網)(fb粉絲團):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133號(新莊文化藝術中心),電話:02 2276 0182,服務時間:09:00-17:30
新北市文化局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e7summer/
本文為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推廣
更多:新北市 (39)
小虎食夢網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rabbit38844/
小虎食夢網line@:https://admin-official.line.me/12182741/
小虎食夢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rabbit38844/?hl=zh-tw
歡迎加入大台北美食地圖社團,分享你的大台北美食地圖
更多以台北捷運美食分類的食記(4000篇+)
喜歡小虎的食記嗎?有fb的朋友請按讚加入「小虎食夢網」、跟我們一起隨時討論分享各地的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