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頭站-涼州街無名涼麵】推薦度:★★★★1/4☆

記得舒老在書中曾提過某個朋友問他,有沒有什麼小吃或店家是不想介紹給讀者的?怕的就是太多人知道以後自己要去吃變的不方便。記得當時看到書時我心中唯一浮現的便是這家的涼麵,老實說「涼麵」從不在我美食名單的第一頁,也鮮少有想吃「涼麵」的衝動,所以深愛小吃的我極少寫「涼麵」,又或該說不常吃到我想提筆的「涼麵」。

看到這你(妳)可能會問,不是說不想介紹怎這回又寫了?其實主因是我搬離「大稻程」,所以去吃的機會減少了,不怎擔心會因人多吃不到(笑)。
仔細看這張照片也許看倌們會覺得小虎太過虛張聲勢,但千萬別小看此外表不起眼的小攤,每天一早、中午用餐常常是人滿為患,還得排隊才吃的到。

提到「涼州街」要不是老台北人或住大稻程附近,應該是鮮少人知,但要是說上「阿華鯊魚煙」又或是「柴寮仔鯊魚煙」(照片左邊的店家便是)那想必不少老饕熟門熟路。今天要介紹的這家無名涼麵也因為近「柴竂仔」(當地地名),故網上也有少部份深愛此味的朋友稱它為"「柴竂仔涼麵」。ps:附近也有一家相當有名的「米苔目店」叫「柴寮仔米苔目」。

小虎擔心大家找不到再拍一張對面小藥局的照片,再過去一點就是「涼州街」和「寧夏路」的交岔路口。

這小攤子賣的東西算是單純,除了涼麵、味噌湯外,也有不少朋友愛他們家的「米粉湯」,另外還有一些小菜諸如:「油豆腐、豬皮、嘴巴肉、生腸等等」的黑白切。

有關此攤的米粉湯小虎以前也曾吃過兩三次,總體來說湯頭很不錯,米粉的q度也夠,但我還是比較愛他們家的「涼麵+味噌湯」(笑)。

這幾天我一直試圖回想我是何時第一次吃這家涼麵?又是為何被吸引?正確的時間點我不是很確定,到總有個三四年跑不掉,至於原因我想應該、八成是看到大熱天一堆人圍著一點也不起眼的小攤好奇心使然,不過我想有一個原因我記的很清楚,那便是他家的涼麵用的麵條比較細比較亮很深得我緣。

一般來說此類的小攤子所用的「醬料」通常不多,不過他們家的調味料卻足足有七八桶之多。(ps:涼麵用的醬料和小菜用的不同)。

「涼麵」主要的醬料是「芝麻醬、蒜泥、還有一抹近似檸檬酸味的醬汁」,當然小黃瓜絲是涼麵必備的配料(不曉得是那位人家發明的,又是可以得諾貝爾獎的發明)。

也不曉得是誰規定的吃涼麵就要搭配「味噌湯」,但真他媽規定的太好了(傻笑),此家涼麵的「味噌湯」應該、九成九也是我喝過此類「混血味噌湯」的佼佼者。此攤的味噌湯和一般涼麵店沒兩樣,分為「味噌湯」+貢丸+蛋花,又或兩者兼得的「綜合湯」,另外此攤的「味噌湯」都是現點現煮的↓。

對於此攤的味噌湯我一直有個不解之處,那便是這碗味噌湯的蛋花真的是又多又厚,我本來以為是放了兩顆蛋(but我在家煮就算兩顆蛋也打不出這麼多且厚的蛋花),之後好奇心查看,發現人家壓根只用了一顆蛋,頓時讓我想起「阿基師」在節目裡也曾只用一顆蛋打出又多又漂亮的蛋花;「阿基師」的偷吃步是在蛋裡加水,but此攤連水也沒加,就光是打蛋攪拌而已,真要有不同就是他們打蛋的時間好像長了一點、用力了一點xd

看一下、看一下這些蛋花是不是又厚又漂亮?而且這還只是不到1/4的蛋花哦!喝這攤的味噌湯除了湯頭的味道外,我最愛的就是吃這又香又滑還吸滿湯汁的「蛋花」,簡直是要命的好吃,此碗味噌湯唯一可惜之處是貢丸不夠優配不上這碗好湯,不過說是這樣說也僅是我要求過高之挑剔行為(捻鬚)。

我常說、看、喝,現在台灣的味道湯粗略可分為三種,一為道地「日本味噌湯」此類多半於日本料理店才喝的到,其主要的味道來源便是日本進口的各式味噌,此類味噌湯的香氣通常較多元(和使用的味噌有所不同),味道上的差異也大些,不過通常帶著較多的「鹹」味(ps:是指以鹹味為主,並非指太鹹)。配料通常會伴隨著「各種魚類」其中又以鮭魚最多,另外湯中也常見「柴魚片」、「昆布」或是「小魚乾」。

第二大類便是「台式味噌湯」此湯通常在台式日本料理店、一般的壽司屋、小吃店、而當中最多最常的則是在「涼麵」的店裡(ps:不曉得有沒有賣涼麵的店家沒兼賣味噌湯的?),而此類的台式味噌湯則通常帶著或多或少的「甜」,蔥花和豆腐是基本配料,然後通常也會加賣貢丸等丸子類食物。

最後一大類則是「混血味噌湯」,此類味噌湯則沒有特地的出沒場所,配料通常也是中日合併、味道也全憑各家老板的創意,是故此類最難分辦但卻最討小虎歡心,不過也常常出現令我傻眼之作(大笑)。

若然看倌要問此「涼麵」攤的「味噌湯」是上述那一大類,我想「它」可能比較接近第三大類,雖然外表看起來偏向第二大類,但味道上卻以「鹹」為主味,甚至有些我介紹去吃的朋友嫌其味道重了些。然後我常開玩笑的對朋友說,此攤的味噌湯已混血混到忘了「媽媽」是誰、爸爸是何人,更甚是「阿嫲都不認得阿祥」<<(經典台語)。

說了這麼多要是你(妳)還要問我這碗味噌湯好不好喝,那小虎就生氣了,那那....................................那小虎只好找天帶你來喝上一碗囉!

這是小虎數十次來此頭一次點的「油豆腐」,就我的觀察「它」好像也是此店人氣小菜,之不過我嚐了之後只覺得其口味頗為軟嫩,其他就容許我快速帶過。

記得幾個月前有某位不知名(小虎的食記通常是不出聲的為大多數)的網友問我是不是不愛吃「涼麵」,否則為什麼沒半篇「涼麵」的食記?好歹「涼麵」也算得上是台灣小吃的一號人物。當時我細想了一下我討厭「涼麵」嗎??其實答案是否定的,要是把「討厭」和「喜歡」從中切開一半,我想我的心是稍偏向「喜歡」多一點,但為什麼我一直沒寫半篇食記?我猜想是因為「我連最愛的一家涼麵都沒寫了還寫別家」之故?老實說台北不乏好吃的涼麵名店,但就我的味覺經驗全都比不上「涼州街」這家涼麵。

曾有一位朋友問我為什麼如此喜歡這家涼麵、又問「它」有什麼特別。我記得我當時想也沒想就給他這樣的答案:「沒有特色,但就是他媽的好吃!」,這個答案之後也有一位朋友在我的介紹後去吃了感嘆的說了同樣的半疑問句。

其實說「它」沒特色也不全然是,但「它」有的味道其他家「涼麵」也都有,充其量我只能說此家的涼麵把「芝麻醬的香、蒜泥的嗆、檸檬(我不太確定是加了醋還是檸檬)的酸調配的相當得宜,再則就我吃了三四年的經驗告訴我此家的「酸」和「蒜」味絕對有根據季節調整,夏天是酸多過「蒜」,冬天則反之。

另外一個我愛這家涼麵的原因便在於我開頭說過的「細油麵」,看倌們可別看他細又亮但超會吸醬汁的(↑上面的照片可為證,加上微Q帶點牙齒輕輕劃過便斷的微彈咬勁,連同「香、嗆、酸」的醬汁一起吸入口,那可是大大的滿足,更特別的是每吃完一口,嘴裡便留下「蒜香」和一抹極微的後酸味,就那個味逼的人速速再扒、吸上一口沾滿芝麻醬的涼麵,此情此景便是小吃之美、之最。

最後小虎想分享一件事:此攤涼麵我推薦給相當多位朋友去吃過,但我必需說好壞參半,跟小虎一樣覺得是他們吃過最好吃的「涼麵」不少,但覺得「普普」也有之,當然我也曾買給「右上四十五度角女生」吃過,但我猜想她的感覺可能只是介於「不錯吃」和「好吃」之間吧(笑)。再說一件好笑的事,前陣子我剛好在附近工作所以就順便帶了同事去嚐嚐,吃完我問他如何,他答:「還可以啦~~」但之後連續一星期他可是早午餐都吃這攤「涼麵」,後來我們轉戰「新店」時他還抱怨吃不到這家「涼麵」有點想念,哈哈!

【小虎五四三】

約莫兩年前我突然發現此攤「涼麵」的成員有所改變,後來才知道其中一位女生(此攤是三位女生在賣的),在附近「民權西路」台北橋附近也開了一家分店(我不清楚當中的關系和細節),但就我的觀察那家的生意不怎好,最少和這路邊小攤不成比例,我也去吃過一次但不知怎地就覺得有一點點不同,現在那家店是不是還在我就不得而知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