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如果能選擇的話當然要選擇對自己身體好的,問題在於不知道去哪買?徵詢了一些重視自然食材的朋友意見,發現原來每個週末在台北希望廣場(林森北路、北平東路口)的「農夫市集」是個尋寶健康、在地食材的好地方,試吃一堆也就罷了還能和農友面對面聊天,透過理解每個農家的理念,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食材......而且農糧署還特別舉辦推廣活動,頒贈獎勵給推廣友善環境耕作團體、手作帶領大眾認識有機農作品的優點和食用方式。
這次農糧署舉辦「友善耕作成果發表會」,特別安排友善耕作農產品展售、展示及特色料理學堂等精采活動,並透過表揚27家友善耕作團體,期望帶領更多農友實踐生態農業;也讓消費者了解真正的生態農業產品該是如何健康美味。
農夫市集的位置距離善導寺捷運站相當近,大概步行三分鐘即可抵達,旁邊也有停車場方便開車來搬菜回家。
根據好友線報,在農夫市集購買的蔬菜幾乎都是剛採收的,放進冰箱比起在一般菜市場買的青菜保存期限多了一倍,很適合像我這種愛開伙又愛外食的麻煩人。
這次友善環境耕作活動,也特別徵集了獲獎農家來現場推廣產品,就是要讓我們不但了解友善環境耕作的重要、也要十足十的吃到這些真正實踐生態農業農友的辛勞產品。
說實話把這裡當成一般的蔬果攤也真心無妨......選擇當季的就是便宜又美味啊~
我很少看到這麼漂亮的牛番茄,知道他是友善環境耕作的就更吸引人了,我特別喜歡羅宋湯說!
除了新鮮蔬果外,加工的健康農產品也不少,比方說油、米等等,而且白米、紫米、黑米、糙米都有得買。
或者是台灣茶、或者產量稀少相當難買的台灣咖啡。朋友也特別交代,農夫市集的攤位不是固定出現,如果遇到特別喜歡的東西一定要立刻買、不要想著下個禮拜再來,也建議拿張農友的名片,方便想念的時候直接訂購宅配。
嘉義縣義竹鄉農會提供友善環境耕作的這款玉米脆片我真是一吃就中,沒有太多加工的調味料,咀嚼起來香氣很明顯,健康的早餐穀片首選。
頒獎會現場由溪州尚水農產公司提供試吃的米麩鬆餅也很特別。通常我們會把米麩當成嬰兒副食品,殊不知拿來當作鬆餅粉,也能做出美味的米麩鬆餅,對於小麥過敏的人來說真是好消息~
配合展出的友善耕作得獎農產品。友善耕作農法,就是秉持維護水土資源、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原則,且友善農友在農業生產過程不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基因改造生物,是一種具有促進環境及資源永續利用的理想農業耕作方式。
友善耕作團體帶領農友以友善農法耕作,團體內農友共同學習成長,互相關懷,不需單打獨鬥。來到農夫市集銷售的農民,因為用愛、用心照顧自己的土地,總有說不完的栽種、判斷食材新鮮與美味度的經驗談;像我剛剛說的,來農夫市集要記得多和農友聊聊天,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穫唷。
新竹市農會提供展示的友善耕作的鮮甜草莓,如此大顆真的真的很吸引人!
台灣味社會事業展示的健康無污染米香零食擺在木盤中,看起來好香脆,真想咬它一口。
展售之外還有五場的友善耕作食材的料理教室、原住民料理試吃及DIY等課程供現場民眾親身體驗,知識小學堂有獎徵答氣氛,讓婆婆媽媽好興奮。
為今年台中花博代言的石虎家族(石虎爸爸和石虎媽媽),以及農糧署的農安哥、糧小妹來到現場跳舞慶祝,是說這吉祥物很可愛哩!
(農糧署副署長-莊老達先生致詞)
(台中市農業局長-王俊雄致詞,帶著即將舉辦台中花博的吉祥物:石虎家族一起來)
27家分布在台灣各地的友善環境耕作團體,一一上台接受莊副署長的頒獎,這些團體扮演連結消費者至產區的角色,而且瞭解友善農法及農友農作物栽培過程,親自為自己的食材把關。
自去年5月推動友善環境耕作至2018年3月,全台友善耕作面積已達1,295公頃,可以發現農友及消費者都在進步。
農糧署莊老達副署長所頒贈給友善團體的獎座是特別委由藝術家劉昌宏老師親手雕刻,這個原木獎座名字叫做「瓜藤綿延」,是取其南瓜藤蔓臥地綿延的涵義,傳遞友善耕作理念,真的好別出心裁喔!
台灣推動友善耕作環境的目的,除了為人類之外,也為了同時保持棲地的多樣性;因此這次石虎家族出線擔任台中花博吉祥物,也是為了呼籲各界對友善耕作的重視。以後,我會常常來農夫市集尋寶,讓自己吃得更健康!
更多以台北捷運美食分類的食記(30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