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慶- 武隆旅遊】武隆岩溶國家地質公園-芙蓉洞
雖然我們常說大自然最好是保持原來的風貌,不需要過度的包裝。不過站在旅遊的角度上,有一些景觀還是要有一些輔助看起來才會有感覺。比方說「鐘乳洞」這類的溶岩地質山洞,有打燈、沒打燈,打的好打不好都會影響看它起來美不美。而位於重慶武隆的「芙蓉洞」也是我到過、看過十數個地質洞最美的一座。
芙蓉洞位於重慶武隆縣江口鎮的芙蓉江畔,距武隆縣城20公里。芙蓉洞於1993被發現,1994年對遊人開放。2002年被列為中國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07年6月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武隆喀斯特的組成部分被列入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是中國首個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溶洞。
武隆喀斯特分布於重慶市武隆縣境內,分為天生三橋、箐口天坑和芙蓉洞三大片,有天生橋、天坑地縫、溶洞等立體喀斯特景觀。這幾大片區分別作為國家級、直轄市級風景名勝區並整體作為「重慶武隆岩溶國家地質公園」加以保護。
前面兩大片喀斯特地形,早前小虎分別介紹過:【中國-重慶-武隆旅遊】龍水峽地縫、【中國-重慶-武隆】世界自然遺產「天生三橋」-變型金鋼4.滿城盡帶黃金甲拍攝場景
喀斯特地形(英語:karst topography),又稱溶蝕地形、石灰岩地形,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水對可溶性岩石所進行的作用,統稱為喀斯特作用。一般指酸鹽岩分布地區或存在流經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現象。當雨水或者地下水與地面碳酸鹽類岩石接觸時,就會有少量碳酸鹽溶於水中。經過長時期的溶解侵蝕,形成了以地表岩層千溝萬壑為標誌的地表特徵。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
在芙蓉洞的東端有一個「石膏花支洞」,洞內的鹿角狀捲曲石枝長57厘米,為世界第一。可惜目前石膏花支洞被永久封存。在緊鄰芙蓉洞洞口的芙蓉江上已經建起了江口電站大壩。
當我們從索道口搭纜車向後、向下望去便是「江口電站大水壩」,底下的河流正是武隆的母親河「芙蓉江」。
芙蓉洞全長2846米,以豎井眾多、洞穴沉積物類型齊全著稱。芙蓉洞附近的天星鄉境內,有世界上罕見的喀斯特豎井群。在約2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至少散布著50個超過100米的豎井,其中汽坑洞的深度為920米,為亞洲第一。芙蓉洞內有70多種沉積物,幾乎包括了所有經過科學家命名的喀斯特洞穴沉積類型,其中池水沉積堪稱精華。
遊客全程可帶著耳機聽專業的導覽人員解說,有助於更了解此岩溶地質山洞的特別之處。
整個芙蓉洞幾乎是一條像似直達地心的通道,石梯偏濕滑,上下時千萬要注意腳步,尤其是年長或小孩。
注意腳下的同時,頭頂之上也有不少突出的鐘乳石也得小心,不過整體來說動線算是相當的安全。
一般來說這類岩質洞穴因缺少陽光照射難以行光合作用會缺當綠色植物,但「芙蓉洞」較靠近洞口的地方仍有多處岩石長滿了像是青苔的綠色植物,是相當奇特的現象。
這芙蓉洞相較於其他岩溶地質洞最大的不同處在洞內有70多種沉積物,幾乎包括了鐘乳石類所有沉積類型,可看型十足。說是一座鐘乳石博物館也不為過。
導覽人員隨處把手電筒放在帶水的岩溶上,岩石居然美得像一塊璞玉..超酷的!
這幅像是畫的鐘乳奇石,有如冰瀑、冰幕般非常的漂亮,尤其是那一環、一節的層次感,有如渾然天成的藝術品。
「巨幕飛瀑」是整個芙蓉洞最著名、也最雄偉的岩溶地形,看似一根一根直下的石柱卻又緊緊的串連在一起。遠看就像從石壁而下的「飛瀑」美的亂七八糟!
「芙蓉洞」之所以會讓我覺得美,除了豐富多變的岩溶地質外,洞內的燈光也打的非的好、非常的多變、非常漂亮,看到後來有一點目炫神迷的錯覺!
舉凡這種石岩的自然生態便免不了有這種看「石」說故事的形狀,中間多半要帶一點想像力,甚至是幽默感。比方說這生命之源說的是這堆岩溶之上像男性生殖器的石頭,說真的非常像XD。
這小山我沒看字幕就直接猜出是孫悟空被如來佛困住的「五指山」,想來我也有一點佛緣或是慧根吧!阿彌陀佛!!!
整個山洞越往下越是陡峭,但幸好回程時有特別通道,不用再原路爬回去。
「一柱擎天」從上而下連成一線整整幾十個人的高度,非常壯觀。
貴妃浴池(上↑)。這個蟠桃仙池(下↓)可能就要有一點想像能力了....。
這個有意思叫「火箭升空」真有幾分神似,右邊的通道便是人工挖出來的,可以直接走出岩洞,不必再原路爬回去。
整體來說我給「芙蓉洞」八個字:「漸入佳境、千變萬化」。
芙蓉洞:
交通:武隆縣汽車站每天7:00-17:00有班車發往芙蓉洞,車費9人民幣,車程約40分鐘。
更多中國重慶的旅遊文章:
【中國-重慶旅遊.住宿.交通】重慶萬豪酒店.重慶小外灘夜景.長江目前僅存的索道
【中國-重慶-武隆】世界自然遺產「天生三橋」-變型金鋼4.滿城盡帶黃金甲拍攝場景
更多中國旅遊分類:
更多以台北捷運美食分類的食記(2500篇+)
喜歡小虎的食記嗎?有fb的朋友請按讚加入「小虎食夢網」、跟我們一起隨時討論分享各地的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