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加拿大牛肉體驗會
以往我們提到牛肉多半會說日本、美國、澳洲牛,再不然就是本地黃牛。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加拿大的牛肉也很有名。不信?讓我們看下去。
加拿大養殖的牛隻都是吃穀物飼料長大的,這樣高成本飼養出來的牛隻的肉質會比純吃草更佳,這也是加拿大牛肉的特色。跟據拿大牛肉出口協會 Canada Beef Export的說法,加拿大牛肉將會於12月在台灣超市裡頭上架,到時大家可以很容易買得到,有機會也一定要試試這不比美、澳來的差的牛肉哦!
活動開場是拿大貿易代表處 代表Mr. Mario致詞。他說一般在加拿大牛肉多半會用烤、或是煎的方式,是每個家庭常常會吃的料理。
然後是接著是加拿大亞伯達省的貿易代表陳麗安小姐,為我們講解加拿大牧牛業的起源,以及為何亞伯達省會以牛隻產出而聞名全球。因為地處寒帶,所以加拿大牧牛業僅採BOS TAURUS(歐系牛種),絕不參入熱帶牛系(BOS INDICUS),以確保肉品品質。
協會的高經理則為我們講解加拿大牧牛業概況,以及關於加拿大牛肉的各項資訊。
加拿大養牛約莫有300年的歷史,在6萬3000個牧場裡養著近1400萬頭牛隻,出國100餘國家,是全世界牛肉輸出第四大國。
加拿大牛的品種共有「安格斯」、「赫裏福」、「夏洛利」、「西門塔爾」、「里默辛」等幾種。但我相信台灣人應該多數沒聽過才是,但說安格斯牛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簡單說這五種都是安格斯牛的牛種,也就是說加拿大牛等於安格斯牛。
在加拿大飼養的牛隻都有DRID耳標,這不止是牛的身份證,更能了解每一頭牛的去處和業者的資料等。
加拿大牛肉也有自己的分級制度,而且是由官方認證 ,共13等級:加拿大A級、加拿大AA級、加拿大AAA級、加拿大Prime(極佳級)、加拿大B1級、加拿大B2級、加拿大B3級、加拿大B4級、加拿大D1級、加拿大D2級、加拿大D3級、加拿大D4級、加拿大E級。
其中加拿大A/AA/AAA/Prime級是加拿大最高的四個品質等級,在2000年的時候,約涵蓋了93.8%接受評級之肉牛屠體。而四個加拿大B的等級不是比較差,而是指比較年輕小於30個月未能符
合加拿大A/AA/AAA/Prime級的最低品質要求的肉牛屠體 ,約佔1.4%。比起紐澳跟美牛的分級制度,加拿大的評級標準更加嚴格,甚至連脂肪的顏色都是評分重點,以呈乳白色為佳。
當天為大家示範加拿大牛肉料理的是李佳其師傅,他要教我們兩道在家就可以輕鬆做的牛排料理,特別適合在情人節或是聖誕大餐時和家人享用。
首先第一道是低溫油泡無骨牛小排佐馬德拉酒醬。
材料:牛高湯100cc、馬德拉酒150cc、紅洋蔥1顆150cc、蒜頭2顆、無鹽奶油10g、鹽、胡椒少許。
作法:
1.將沙拉油300cc、芝麻油100cc、洋蔥半顆、百里香20g、迷迭香10g倒入平底鍋,開中火煮約5分鐘後熄火,油溫到達至80度即可熄火。
2.將牛小排撒上些許胡椒、鹽後,放至剛剛已熄火的油中,以低溫油封的方式泡約十分鐘,即可使牛小排的熟度均勻至5~6分熟。
3.青豆仁加入鮮奶油、無鹽奶油、蒜頭煮熟後使用果午機打成泥。
4.將下德拉酒倒入鍋中以小火煮10~15分鐘,使酒精揮發。
5.將牛肉高湯、紅洋蔥、蒜頭放入滾後,再加入剛剛的馬德拉酒醬,使其醬汁變稠,再加入適量鹽、胡椒調味。關火後再加入無鹽奶油,醬汁即可完成。
這道牛排料理由李師傅和Mr. Mario合作,看他切洋蔥的動作就知道真的有經驗。
雖然我不太懂也不太常料理,但也聽過低溫油泡這個名詞,但好像沒有見過人用來處理牛排。
李師傅說這個動作也許較麻煩,卻能在減少之後煎、烤的時間,最重要的是可能讓牛排的外層酥香而牛肉本身仍帶著粉嫩的成色和較為軟嫩的口感。
Mr. Mario做的倍份是炒熟洋蔥和青豆仁後加入高湯略為熬煮。
調味以鹽為主,最後倒入牛奶。
再將之打成泥。
最後的動作是過網將之變成豆泥備用。
李師傅則把紫洋蔥炒香後倒入德拉酒後,略為收汁。
接著炒等下裝盤要用的料理,然後用鹽、黑胡椒略為調味。李師傅同時表示這兩種調味料是西餐的基本調味。
這時把80度低溫油泡十分鐘的牛肉取出。
兩面略煎到金黃同樣以鹽和胡椒調味。
說真的,光看這牛排的顏色就讓人口水流滿地,更別提那迷人的油香,簡真是讓人凍未條。
是不是,這牛排的內層仍保有粉嫩的成色,是不是非常漂亮迷人呢,試吃的結果也是好吃的亂七八糟XD
最後把剛剛的醬汁、配料簡單的擺盤就完成了第一道料理:低溫油泡無骨牛小排佐馬德拉酒醬。
第二道是李師傅親自操刀的「蒜味果香照燒帶骨牛小排」。
材料:加拿大無骨牛小排180g、綜合生菜40g、袖珍菇20g、橄欖油10cc、蘋果1顆
醃醬:醬油膏100g、糖50g、A1醬30cc、蕃茄醬30cc、蒜頭粉10g、七味粉1g、白葡萄酒少許、黑胡椒2g、蔥薑蒜各適量
照燒醬:醬油100g、味淋50cc、糖50g、清酒30cc
作法:
1.將醃醬的材料和在一起,加入牛肉醃漬一天。
2.將醃好的牛肉拿出,放入預熱至250度的烤箱,烤約6分鐘。
3.將牛肉從烤箱拿出後,將照燒醬均勻擦至牛肉上後,再放入烤箱烤1分鐘上色,即可拿出。
4.將蘋果切片,沾麵粉後兩面煎至微焦後取出。
5.袖珍菇切成條狀後,沾太白粉後拌勻,接著放入180度的油鍋中油炸至金黃色即可撈起瀝乾、放涼。
首先把加拿大牛小排用醃醬醃一天讓其入味。
然後將蘋果片沾麵粉香煎至金黃後略為調味起鍋備用。
接著炒切絲的菇類沾粉同樣炸到金黃色撈起備用。
將生菜以油醋醬、鹽、胡椒調味後一起擺盤。
再灑上李師傅特製的蒜片便完成這一道:蒜味果香照燒帶骨牛小排。這道牛小排的照燒醬非常入味,香而不死鹹,牛小排的肉質也比我想像來的軟嫩,不管是油甜還是骨邊略帶咬勁的筋邊都非常好吃,半點不輸美澳牛小排。
接著輪到我這個只會吃不會煮的紙老虎來料理。正格的,要不是剛剛看李師傅示範過光看這些材料我就頭昏眼花了。
照本宣科的泡了牛肉,到這邊感覺也不很難。
但要把德拉酒醬汁熬成這樣就要花一點時間和耐心。
醬汁完成後倒入牛肉醬汁,師傅說這種牛肉醬汁如果自己做覺得麻煩,其實各大超市都有現成的可以買。
這是小虎偷懶沒用油炮直接煎的牛排,是不是看起來同樣很誘人呢?
像這樣一塊翻面一塊沒翻,應該可以讓大家清楚看見牛肉熟和未熟前的油花變化。
牛排這樣乾煎就很好吃了,主要是因為肉質本身就很甜很讚。不過真要說李師傅教的油泡法,同樣的牛排吃起來更嫩、更甜更化口。強調建議大家在家裡自己試看看。
多以台北捷運美食分類的食記(2000篇+)
喜歡小虎的食記嗎?有fb的朋友請按讚加入「小虎食夢網」、跟我們一起隨時討論分享各地的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