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站-趙記菜肉餛飩大王】推薦度:★★★★
趙記菜肉餛飩  
某晚小虎看到網路上有著台北火車站相機尾牙祭,於是就找右上四十五度角女生去看看,結果我的相機沒買她卻敗了一台g5加鏡頭(笑),而這家老早就被我收到口袋名單的老店,因為就近得利才解決了「它」。ps:是說,我也好想換相呀~~~~~~。
未命名 (12 - 12) 
趙記菜肉餛飩位於充斥著眷村味老店的桃園街上,不過今回咱們不吃「牛肉麵」,來嚐嚐連美食名人天蘭姐都大推的「菜肉餛飩」。
未命名 (9 - 12) 
閒話休提咱們來看看這家位於桃源街的老字號是靠著什麼生存,其主力自然是招牌「菜肉餛飩」,然後加上一些基本的麵點,而我比較好奇的是這也有賣鮮肉餛飩,但我卻鮮少聽人提及,想是菜肉太過特別之故?還有這家老麵店好像也不賣飯。
未命名 (8 - 12) 
桌上的立牌一面寫的是中文,另一面寫著日文,想是日本觀光客頗多之故?
未命名 (5 - 12) 
「雙醬麵」,右上四十五度角女生說很少見,但其實很多有賣炸、麻醬麵的麵店,都有提供這樣的綜合口味麵,不過如果看倌仔細看了看看牆上的menu就會發現其實「趙記」的乾麵有三種口味,分別是炸醬、麻醬和肉醬。
未命名 (10 - 12)
上面這兩鍋便是「炸醬」和「肉醬」,但可能是怕麻煩也就捨棄了很多麵店都會兼賣的「滷肉飯」。文章打到這小虎突然有一個奇怪的想法,怎就沒人賣「炸醬飯」又或是「麻醬飯」?想是怕口感太乾?拌不開?但以台灣小吃的博大精深要解決這口感上的問題應該不難吧?這點可能得請「小虎食夢網」的上級指導員「若愚」兄出來說一下了xd
未命名 (6 - 12) 
一般來說這種雙醬麵大多是「麻醬」加「肉醬」,但小虎隱約記得曾吃過「豆瓣醬」加「麻醬」的雙醬吃法。而通常麻醬都會在底部,放了麵後再在其中淋上一大匙「炸醬」,說真的這碗賣相不差。

單論炸醬和麻醬個人較愛後者,主因是前者多半有太乾、稠、黏的問題,吃多了也較容易膩口,相反的「炸醬」味道層次就多了、豐富了、口感上也不會有上述的缺點,之不過各家炸醬麵的配料不同,吃起來口感、味道也不太相同和前者相必變化、驚喜也多上一些。
未命名 (7 - 12) 
這碗麵的麵條算是中型偏細,咬來口感不差也夠滑順帶點很輕的麵心咬勁,咀嚼的過程麵香也夠水準,醬料方面「炸醬香」和碎肉甜迷人且纏舌個人很愛,就是炸醬的料單純了一點,咀嚼上的樂趣少了那麼一點,混入了底下的「麻醬」後一如我擔心的過乾、黏舌、纏味的問題一湧而上,也許下次我會單獨試試「炸醬麵」又或是「肉燥麵」 試試。
未命名 (1 - 12) 
看到這一碗端上來時我只有一個想法,這能叫「餛飩」嗎??它明明就是「水餃」來著,看倌們,是也不是?(拍大腿)。
未命名 (2 - 12) 
要不,泥看看,一個餛飩光是餡就一個湯匙那麼大,很少見吧?一般來說餛飩要一個一湯匙很多是靠「餛飩皮」的虛張聲勢是吧?而且這餛飩的皮也超像水餃的,一整個很厚,和坊間又薄又細的餛飩皮也全然不一樣。
未命名 (3 - 12) 
這「餛飩」咬下後其皮也確然是「水餃」皮的口感,帶點輕Q纏牙的厚度,要是閉上眼睛肯定以為在吃「湯餃」,另外其內餡我咬了一口便道:「這是菜肉包吧XD」,沒錯「它」吃起來就像菜肉包的餡,根據天蘭姐書中的說法也確然是青江菜剁碎加入肉未而成。右上四十五度角女生說:「非常清爽」,對此我完全同意但再加「非常特別」四個字,總之「它」吃起就是水餃的外表,菜肉包的內在,以嚐鮮的角度來看個人很推,最少這一味別地方要吃到還真的蠻難的,也少了很多人討厭餛飩的「肉膩」。
未命名 (11 - 12)

【胡天蘭的極品美食100+攻略目次一覽】 

趙記菜肉餛飩大王:台北市中正區桃源街5號,電話:02 2381 1007,營業時間:AM:8:00~PM:21:30。
 

【小虎五四三】

這幾天利用一點時間把欠了兩個月的「小虎捷運美食地圖」歸了檔,另外又把早前有朋友希望我整理的「早午餐、下午茶」在右側開個新的專欄,整理的同時小虎私心又把咖啡廳給加了進去,這下才發現多達五十多篇,居然差點把我的主力單元「跟著舒國治尋小吃」給幹掉(笑),但我想其一半的功勞得歸功於右上四十五度角女生,論若單是我一個臭老頭絕吃不上這麼多「下午茶、早午餐」。

接下來小虎想整理的是「台灣小吃」系列,想把右邊那些滷肉飯、麵線、牛肉麵,通通收成一個專欄,再加上肉圓、臭豆腐、蔥油餅、包子等等台灣小吃,再則我也很想整理出一個日辭料理的專欄,之不過因為數量、參考數太少,就等以後小虎多吃、寫一點再整理,以方便看倌們在外可以隨時點閱。

再則,要是看倌們有什麼整理資料的意見也很歡迎提出來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