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站-蔥油餅的故鄉】推薦度:★★★3/4☆

這蔥油餅雖不是我認為此店最好吃的一道料理,不過人家店名竟然叫「蔥油餅的故鄉」不拿它來當板頭好像也過不去,是吧(笑)。

有人問小虎住哪?我大多數答:「我是基隆人,不過這幾年都住新埔附近」,然則我卻很少寫這附近的美食特別是餐廳。不過真要說上一間生意最好的恐怕非「萬板路」接近民生路的「臨洋港」,這家熱妙小店幾乎是天天爆滿,每到連續假日; 甚至上班日的晚上店門口總是圍著一大群人,不過熱妙向來就不是我的菜所以雖然也吃過幾次卻完全沒有想寫的念頭。

至於為什麼明明寫的是「蔥油餅的故鄉」又扯到「臨洋港」呢?原因是虎叔和虎媽以前只要有朋友來通常帶去「臨洋港」不過最近卻移情別戀到「蔥油餅的故鄉」,此家在這開了多久我有一點不太清楚,記憶中就像旱地拔蔥似的冒了出來,然後一出來生意就不錯(最少假日都是滿滿滿)。這兩年小虎來跟著虎媽、虎叔的腳步來吃過三、四次,想寫卻礙於不好意思讓長輩們等我拍照而作罷。

正格的這家店的招牌老被延伸出來的遮雨棚給擋住,外面放著的這「招牌菜立牌」又老是不會亮,莫不是生意好到不需要過路客的注意(笑)。
ps:注意看這五樣招牌菜其中有四樣差不多是我虎媽、虎叔必點的菜。

蔥油餅的故鄉裝潢桌椅有辦桌餐廳的fu但其他的就像一般的中式餐廳,老實說我不太愛這種上不上、下不下的裝潢,但老話一句東西好吃要我蹲地上吃都行。

說裝潢我不甚愛但牆上這幅三國演義的開卷詩,因為小虎特愛「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所以對其特別有的感情。題外話這首詩應該很多人聽過更甚能朗朗上口,但我想極少人知這首詩的「名字」和「作者」是吧?在這小虎就賣弄一下查來的「學問」。此詩名為:「臨江仙」作者為明代「楊慎」。

剛就坐上了年紀的服務生媽媽就在每個人的桌上放了兩種調味醬和一杯茶。醬是為了「酸白菜鍋」,至於放了薑絲的淡醬油不用小虎說也應該知道為了何料理了吧(笑)。

酸白菜鍋也是「蔥油餅故鄉」的招牌菜,幾次來吃也幾乎見每桌必點。第一次來小虎就對牆上的字條頗為好奇,不過之後也大多數沒去注意是不是湯真的從黃色煮到變翠綠。

小虎發現現下的餐廳很多賣火鍋多半用這種煙囪式的鍋爐,特別是賣酸白菜鍋的,但說正格的這種鍋除了看起來比較專業,撈起來比較不方便外,小虎實在無法心領神會其中的奧妙之處。

這家的酸白菜鍋光看賣相我就想給其加分,因為上面的食材看的出是用心排列之後的成果,不像有些店光把材料一股腦堆上去亂七八糟不說還影響食慾。


湯的部份我們暫且不論,這鍋酸白菜鍋中除了「雞肉丸子」帶著微脆的口感、加上油炸過的外表吸足了「酸白菜」的湯頭,吃起來緊實的雞肉未加上微噴汁的雙重美味和口感甚為美味之外,其他的食材固然也不錯但就沒留下太多印象。

另外鍋中的主因「白肉」肥瘦的比例約為七比三吃來自是滑嫩鮮美,不過可惜的是我覺得切的太小片咀嚼起來不夠過癮。至於其沾汁一如外邊坊間加入「豆腐乳」的調味醬,好吃卻沒太多特別獨到之處。

至於這鍋湯也的確是從淡黃色一路煮到變淡綠,至於再煮久一點會不會變成「翠綠」我就不得而知了。再論其味道剛端上來時小虎刻意肴了一小匙淡黃的湯來試試鹹淡,卻發現湯頭的酸味很不明顯,好像有一點大骨的味道又有一抹若有似無的海鮮甜度(此點在後來鍋中撈出蛤仔得到證明),然後這湯頭一路煮下來隨著湯頭成色漸轉為綠,味道也慢慢夾帶著越來越多的酸,而其酸跟一般外面的湯頭比較少了一抹痛快的「嗆」但喝來卻極為「爽口」,最後我想說的是我覺得這湯頭味道雜了點(特別是加了海鮮)。

我不知其名的雞肉也是虎叔他們每到必點的一道,光看帶點微黃油亮的外皮就相當的過癮是吧!可惜不知為什麼要放菜討人厭的「假花」一整個破壞美感!

從這張照片隱約可以看出其雞肉的紋理中夾帶著少數的「肉汁」,實際咀嚼起來發現這雞肉有「土雞」的咬勁但卻不到令我「齒」煩「舌」亂的礙口感,相反的嚼沒兩下還可以發現其鮮嫩的一面。

正格的「雞鴨鵝」我比較不愛的就是雞,不過「雞皮」我倒是愛慘了,不管是白斬還是烤雞、更甚是路邊攤或炸或烤的雞皮串。「蔥油餅故鄉」的雞皮帶著很是討喜的微Q可惜的是其皮下的油脂不夠豐富吃起來少了份「油化」快感,但我想怕雞太油的朋友應該會很愛這雞才是笑)。

再來這「東坡肉」也是此店每桌幾乎必點的佳肴,但光論賣相其實是相當弱的。總覺得少了份油亮感、多了份凌亂找不到重點之「視覺」。

比較特別的是一般店家會附上「割包」的皮搭配,不過「蔥油餅的故鄉」則選擇了較少見的「鹹光餅」(也有人叫它繼光餅,因為相傳此餅是明朝剿寇大將軍戚繼光所發明)。記憶中的鹹光餅中間通常有個小洞,以前小孩子「收涎」總愛在身上掛著一串。

這東坡肉不管是入口即化的肥肉,還是不乾不柴又頗為鮮嫩的瘦肉都表現的極優,搭上「軟乎乎」還帶點烤餅微微焦香的「繼光餅」吃起來極有層次,也打破我吃東坡肉不愛用「麵餅」夾著吃的成見,主因就在於這「餅」外酥內嫩的口感非常的好吃。是說這餅就算是單吃沾上盤中「焢」東坡肉所剩的肉醬汁都十分美味,也是我覺得「蔥油餅故鄉」最好吃的一道菜。

這尾乾煎「馬頭魚」是店家推薦的而且要價850是當晚最貴的一道菜,但說正格的啦這隻尾是不錯吃也夠鮮美,但也算是那種吃過就會忘的美味,然後擺盤同樣放著一朵讓人卻哭無淚的假花)

再來換此店的鎮店之寶出場「蔥油餅」,光論賣相我會給它80分以上的高分,原因是不管焦黃的外皮還是裡頭的「蔥」都相當相當的誘人。

此店的蔥油餅這麼有名當然也有所謂的冷凍宅配服務,拍照的同時我才發現原來還有另兩種口味的餅,就不知為何虎媽他們點來點去都叫一樣的。

這算是名滿江湖的蔥油餅我吃上第一口就有一種:「就這樣而已嗎??」的失落感,這樣說並不是說「它」不好吃,只能解釋成以外觀和其名氣來論有一點不符我的預期。但失落歸失落,不管其「酥香」的餅皮,或是咀嚼時透出的餅香和嫩軟口感,又或是嚐在嘴裡的滿口「蔥香」都算相當到位,只是~~依然那句:「吃過就會忘的美味!」

這一盤端上來我只猜得出是避風塘,但炒的是什麼08是一點也看不出來!但不管是遠看還是湊近聞對我來說都有一種致命的香味!!

三撥兩夾才發現原來是軟殼蟹。老實說我很不愛吃螃蟹,不喜歡倒不是其味而是得沾滿雙手撥個老半天才能享受一點點肉有點礙事。不過這種透過炸功就能直接塞入嘴裡的軟殼蟹我倒是頗愛,混入港式避風塘的炒法我還是第一次嚐。豪爽的整隻腳夾入嘴裡後,避風塘料理手法獨特的「蒜酥」、「豆酥」香便在嘴裡胡亂四竄,加上鹹香微嫩合宜的味道緊纏著所有味蕾,除了微乾的口感外挺過癮的,咀嚼的後半段隨著酥軟的蟹殼漸漸「咬糊」,蟹的甜美滋味也慢慢取代蒜酥、豆酥的味道。重點是吃完08雙手什麼也沒沾到,實在一整個痛快(笑)。

這盤炒高麗菜苗眾長輩都說好吃,不過就我吃來只覺得「脆」的快受不了,沒有太多的「舌」上味覺,比較特別的反而是帶上微微的「開陽」鮮味。

酥炸中卷不管是蒜味還是蔥花香都炒的很到位,就是中卷沾的炸粉有一點太厚是以酥是酥卻難免干擾了「中卷」的鮮美及其脆度,不過單論味道倒算是不錯的「下酒好菜」便是。

最後要介紹的壓軸也是眾長輩每次必點的「絲瓜湯包」,外看賣相還不差最少沒「肚」破「腸」流(笑)。

用筷子夾起來拍照也看的出其麵皮帶著不錯的Q彈,還透著當中「絲瓜」的鮮綠。

這絲瓜蝦仁湯包同樣一致得到眾長輩的好評,不過就我吃來只有麵皮的微Q令我印象深刻,至於其中的蝦仁因為剁碎之故咀嚼起來沒啥滋味。絲瓜口感帶著討喜的爽脆,但奇怪的是吃起卻不甚「鮮甜」又或是「甜」的方向怪怪的,總之08覺得是口感勝過味道的「絲瓜湯包」。

蔥油餅的故鄉:台北縣板橋市萬板路59號,電話:02-22568777

【小虎五四三】

開始寫食記這一、兩年來有件事讓我頗為困擾,那就是有兩種食物讓我有一點不知如何作評,或該說我不知要用何種寫法讓看倌了解我「舌上」的味覺,更進一步的說法是我怕造成大家的誤會,今個兒剛好寫完食記又有這般感觸,就來跟大伙聊聊好了。

普通卻很好吃和好吃卻很普通,這兩者不曉得看倌能否明白「虎」意?要是能明白那接下來就不必再看下去,若然不明白那就接著看下去吧。

有些食物吃在嘴裡確然會讓人忍不住輕讚:「好吃!」可,要你說是如何好吃又得深思許久、半天擠不出一句話。而這類美食通常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吃過後很容易忘了味道,只記得「不錯吃」這一類通常被我歸類在「好吃卻很普通」。

另外有些食物從頭到尾都不會讓你稱讚它,但卻不斷在腦海裡閃著該如何去形容這食物的味道,更甚在吃完後會有一種回味的美,只是「它」明明看起來、吃起來又很是普通,這一類我大多會稱之為「普通卻很好吃」。

好了,看完小虎以上模糊的說明要是你(妳)還是沒能看懂,那也無所謂反正味道只長在自己的舌頭之上,下次有你看不懂小虎寫的味道那就自個兒去嚐嚐,沒準就能了解(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