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fb粉絲團):花蓮縣鳳林鎮林森路99巷99號,電話:03 875 1703,營業時間:09:00-17:00

page 

「林田山」即便你不曾到過,應該或多或少知道它曾是台灣東部重要的林場,再不然最少聽過「林田山豬腳」的大名..是吧...。幾年前接關鐵道環島在第56站 萬榮車站時,曾經去過,當時是也喜歡,卻沒有這麼多感觸,也許是國外跑多了,特別珍惜台灣有這一片保護的如此美好的地方。對我來說,林田山已然不在是台灣摩里薩卡,而是花蓮我記憶中最美的地方之一。

 

1

page

前陣子去了一趟花蓮,在入住的飯店秧悦美地度假酒店安排下,又重新認識了一次林田山,這一次也許是林田山變美了,也許是我2266的拍照技術好了一點,突然覺得林田山好美、好適合散步,同時兼具了台灣花蓮的歷史與文化,那些保存良好的木屋和舊鐵道,都讓人有世外桃源的悠閒。

【台灣花蓮吉安美食】秧悦美地度假酒店2021全球唯一獨特新品種「台灣國寶級Gaea各雅雞」.有機香草雞肉火鍋

【花蓮美食旅遊】秧悦美地度假酒店生態.料理體驗.自己的蔥自己拔,自己的花茶自己摘

2 (1)

2 (2)

林田山位於中央山脈東側,行政區跨於花蓮縣鳳林鎮、萬榮鄉與秀林鄉,以萬榮鄉為主,北與木瓜山事業區毗鄰,西與濁水溪事業區、丹大事業區相接,南頻巒大山事業區東與花蓮縣鳳林鎮交界,南北共長二十七公里,東西約寬二十六公里,全區均屬於國有林野地。

4 (1)

1 

1918年7月,日人在花蓮設立「東台灣木材合資會社」,1919年改組為「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開始進行伐木事業。因此,林田山的開發相當早,是繼阿里山、八仙山與太平山後最早的民營伐木事業區。在日治時代稱為「森坂」,是「森林茂密的山坡」之意,戰後保留森坂的日文發音(もりさか),以漢字寫作「摩里沙卡」,目前隸屬於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4 (2)

1 (2)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林田山林場由國民政府資源接收委員會接收,隨後交由台灣紙業(台紙)經營。1954年台紙民營化,林管局趁此機會收回林田山管轄權,1958年,台灣中興紙業成立,接收台紙在林田山之伐木權以及羅東紙廠。1960年為林場伐木發展高峰期,約有2,000名員工,宿舍擴建約123棟。1972年改為省營的中興紙業公司,1973年林業發展時代式微,由林務局接管至1988年林田山伐木終止。2006年由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公告為歷史聚落。園區目前仍約有60多戶150多人居住於內。

6 (9)

10

林田山林場的伐木事業雖然停止,卻保留了大量的日式建築:無論是辦公廳或住宅,大部份是用檜木所興建打造的魚鱗黑瓦屋;為避免濕氣的影響和改善通風,房屋採取高腳式建築。林田山的日式建築群,成為台灣最具規模的日式檜木住宅。雖然2001年發生大火使得許多建築慘遭火吻,卻也使林田山繼1972年森林大火後再度受到世人重視;政府決定將林田山規劃為一個林業園區,檜木打造的中山堂和林業展示館重新開放,並修復部份林鐵,以供遊客體驗曾經風光一時的林田山林場。

6

8

目前林田山保存良好的建築;、景點有中山堂、場長館、木雕一館、木雕二館、醫務室、米店、社區咖啡館、林場懷舊館、森榮國小、旭東亭、康樂新村、運材用柴油機車運材鐵道、機械修理工廠等。

13 

3

佔地約13.9公頃,適合觀光、散步的景區,算是相對集中,園區也規劃了兩條長、短不同的健走步道,遊客可依時間、體力自行決定行程,兩條都在1公里內,差別在於後半段的森坂森林步道。

5 (5)

5 (2)

4 (3)

不管選擇那一條步道,相信多半遊客面對的第一棟日式木屋會是顯眼的「米店」,門口放著花蓮鳳林一帶的良心米,每袋200元,每日限量30袋。

 

5 (1)

5 (3)

5 (4)

木屋裡一分為二,一是米店,二是當時的診所、還原了部份當時的生活文化,不管是內外,甚至是模型,還原度都算是頗高。

6 (1)

6 (2)

穿過米店旁的數棟木屋後,拾著石梯而上便會穿過木造的火車軌道,沒有呼嘯而過的火車聲,卻彷若走進百年歷史的隧道下,一幕一幕、一輛一輛載滿木材的火車安安靜靜的擦身而過。一回頭竟是百年、盡是歲月,是一部值得歌頌的台灣林業發展史。

7 (1)

7 (2)

鐵軌之上是建造於民國43年(1954)的旭日亭,為中國古典式木造六角涼亭,當時的場長王曉林先生(別號旭東)發現此處視野良好,便聘請工人利用林場自產的檜木,在鐵道旁製作本涼亭,並以場長的別號命名為「旭東亭」。亭內有四句對聯,中間是原木亭的對聯「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此仍清人李文甫,少時隨老師出遊,師指積雪山峰出上聯相試,大意是感嘆因為外界別的原因使自己改變。外對聯,仍民國86年重建時加上去的「暮春之初亦可修禊、七月既望宛如泛舟」,上聯引自王羲之的蘭亭旭中「暮春之初㑹于㑹稽山陰之蘭亭脩稧事也」,下聯仍是蘇軾的前赤壁賦「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兩句合起來的意思為,小小的山環水襟之地,彷彿拓開了綿長又廣闊的時空,想像蘭亭集序「流觴曲水」的那天,以及赤壁賦「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那夜。

6 (6) 6 (3)

於旭日亭而望,是石梯穿過木軌,還是木軌劃過石梯;是石燈籠為林間的木屋畫龍,還是林間的木屋給了石籠燈點睛,全憑遊客認知。

6 (8)

6 (5)

6 (11)

拾起童趣般況著載滿歲月痕跡的鐵軌而走,腳上的木板、鐵軌,甚至是碎石,像是不斷提醒我「林田山」曾經的繁華落盡,切斷像是表參道的石梯,回首已不見當年的神社,卻是全檜木建造而成的中山堂和當年康樂新村殘構的憔悴風裡。

9 (2)

9

一陣涼風吹過,彷佛告訴著我,林田山的每一間木屋,都有著其獨自的故事,有如殘夢未醒般等著遊客一一去細細品味。

 

11 (2)

11 (1)

11 (5)

11 (6)

有人說林田山的社區咖啡群破壞了原本的寧靜,我卻覺得它為林田山注入了全新的生命註解,即便推動觀光和文化的保存,永遠是道難以解開的難題。

11 (3)

12 (4)

隨興走進別名為「山城」的咖啡二館,立刻被陣陣的木頭香喚醒。

12 (2)

12 (3)

不得不說這間全木造的咖啡館,裡面比外面更有其氛圍,尤其是那和林田山緊緊相繫,不知飄香幾多年的檜木香。

12 (5)

12 (1)

點了一杯叫「自在」的咖啡,肉桂香、柚香、咖啡香、檜木香,同時注入五官,頓時神清氣爽。

1

若然餓了,那林田山入口的這麵攤或可一嚐,林田山肉粽,又或叉燒乾麵、一碗餛飩湯,都能為這趟旅途添上一完全的句點。

2 (3)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fb粉絲團):花蓮縣鳳林鎮林森路99巷99號,電話:03 875 1703,營業時間:09:00-17:00

更多:花蓮 (64)

 

小虎食夢網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rabbit38844/

小虎食夢網line@:https://admin-official.line.me/12182741/

小虎食夢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rabbit38844/?hl=zh-tw

歡迎加入台灣美食地圖分享你的台灣美食

60432363_2225309734216746_5893900882050809856_o 

更多以台北捷運美食分類的食記(4500篇+)

 

喜歡小虎的食記嗎?有fb的朋友請按讚加入「小虎食夢網」、跟我們一起隨時討論分享各地的美食吧! 

 

 

 

arrow
arrow

    小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