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寺站-進財切仔麵】推薦度:★★★☆

說到進財切仔麵可謂是大名鼎鼎,只要只台北人應該都聽過這間百年歷史的小吃。「進財」的地理位置也很顯眼就在最近十分火紅的觀光景點「剝皮寮」對面。

 



我知道這間麵店的存在應該少說五、六年,卻一直沒有機會來訪。不過打從我決定開始寫食記後,「進財」便列為早晚非完成不可的一塊拼圖。

「進財切仔麵」打從1896年便已小麵攤開始於龍山寺附近開始營業,算吧算吧也有近115年的歷史,想想還真是可怕,哦!我的意思是可敬。

一般來說這類的切仔麵,通常會挾帶賣各式各樣的黑白切,這些小菜應該都是經過歲月的考驗及演變才得以留下,有人說吃「切仔麵」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麵」,這點小虎相當同意,要是光麵好吃而沒幾樣精彩小菜,那就有點寂寞了(笑)。

每到用餐時間(特別是假日)通常一位難求,來晚的便會被有點年紀的媽媽桑帶到二樓用餐,樓上服務的也是「阿伯」級的,但同樣有著親切的笑容。

菜單給各位參考,小虎先去「虎亂拍一通」。PS:除了主食外,「進財」的黑白切和菜、湯種類算是蠻齊全的,至於價格嘛,我只能說還算平民。

二樓樓梯上來的地方貼著一張大大的海報,上面陳述著「進財」和龍山寺歲月的演變。

據說一開始的「進財切仔麵」就像這樣在街頭叫賣,有點像我們印象中的「台南擔仔麵」。


民國前指的是清朝,日據時代吧?小虎很好奇那位阿媽喝的是什麼?茶?豆花?還是??

第一次來訪,所以胡亂點了一桌菜,印象中賣單是3百多元,所以也不算便宜。

「滷肉飯」但老實說看起來有點像是焢肉切碎直接丟上來的感!!有點偏向南部的肉燥飯,不過從碎肉不規則的形狀看起來,這些肉丁肯定是手工切的而非絞肉便是。

整體吃起來,「肉燥」在嘴裡的咬勁相當明顯,特別是瘦肉的地方,猜想也許是用較有咬勁的後腿肉,至於那些肥肉看起來挺多的,但連飯一起扒入嘴裡卻感覺不出「滋潤」,相反還帶了點偏乾的口感,「燒頭」的滋味也不甚明顯且偏甜的香氣略大於鹹。

我只能用中規中矩來形容這碗魯肉飯,且不是我愛的那一種,不過一旁的配角「醃瓜」可就讓我愛不釋手了,咬起來十分清爽脆甜,好吃極了,咀嚼時彷彿在耳際不斷傳來「嗶靂嗶靂」的爽脆聲。

「大陸妹」,可是我整看都覺得他是台灣妹,但不管怎樣「她」就如同照片上顯示的「清爽素雅」不帶太多的油,除此外沒什麼好說的-_-。「素雅」用來形容菜,第一次是聽大口吃遍台灣的主持人「阿松」說的,覺得很有趣,就偷學起來。

「豬舌頭」其實我上此類的麵、飯館很少點「舌頭」,會點是因為不早前被【跟著舒國治尋小吃之二十二】東門市場魯肉飯 的豬舌電的慘兮兮,太過思念才點的。

不過吃上來後覺得兩者差距頗大,最少在鮮嫩這份上沒有太多驚豔或是味覺上的衝擊,要脆也是脆,要鮮也沒什麼怪味,但只能算是一班班的一道豬內藏小菜,也許會有朋友說這類「黑白切」不就這樣大同小異,NONO,要是你吃過「黃媽媽」的黑白切,妳就可以了解有多麼的不一樣。

一看到這盤「紅燒肉」我便不由得不說「進財」真是家老店!竊想這類的「紅燒肉」應該很少見了,正常來說現在大多是五花肉醃過再炸的「紅燒肉」。
吃第一片時老實說心中無限的嗆然,突地思念起

 【虎亂吃一通】【大稻程】暴人氣古早味麵店-炎仔(金泉小吃店那又香又酥又嫩又難排難吃的到的「極品紅燒肉」,就在差點悲從中來的當時,一股意外的「肉甜」味,經過不斷咀嚼慢慢在嘴裡散了開來,雖仍談不上美味,但也確實讓我收起差點一湧而出的淚水,重新好好面對這「古早味」的紅燒肉。

ps:其實說來這紅燒肉並不那麼糟,基本上算是帶一點點咬勁、整體口感有點偏乾,但沾上點醬油膏會較好。上面的陳述些許有些戲劇性的演出,不過這種「紅燒肉」較不合我的胃口,倒是無誤。

吃到一半我問「賽賽」今天那樣料理最令他滿意,然後我的雙眼也不禁慢慢移向我心中最滿意的那道,果不其然我眼到「賽賽」的筷尖也到,同指的都是這盤「鯊魚煙」。
整體來說光看賣相,會覺得煙燻的顏色淡了一點點,但實際上吃在嘴裡,那抹微微的煙燻味卻恰到好處,十分迷人、加上鮮嫩無比、幾乎是入口即化的肉質,且不帶任何一點惱人的腥味,真是好吃的緊。吃夠了原味,或可配上一點薑絲,再沾上一點點台式的「哇沙米」混「醬油膏」也別有一番滋味。

桌邊有一小罐店家自製的「辣豆瓣醬」,聞起來很香,但吃進嘴裡很辣-_-,嗜吃辣的朋友不妨一試。

最後是這碗「進財」的鎮店之寶「切仔麵」,此「切仔麵」最大的特色便是上面幾片「澎皮」,也就是俗稱的「豬皮」。單吃「澎皮」的話滋味頗豐,一來因為「它」吸足了湯汁、二來口感軟嫩中帶著一絲絲的Q勁,一咀嚼湯汁便伴隨著輕飄飄的「豬皮」味在嘴裡四處噴灑,淡淡的卻很迷人。

 



有人說「切仔麵」的靈魂就在「湯頭」,這點我絕對贊成,不過在這有一個較吊詭的地方。像這類古早味的「麵攤」以前在麵裡加上「味精」是很正常的事,要是5、6年級的朋友應該都記得,當時差不多每戶人家裡都有一兩包「味王味精」在廚房裡,要讓食材(特別是湯類)甜一點,便隨手灑上一點,雖說現在大多數的麵攤早就標榜不加「味精」,說老實話有時味道還真就會差上一點點。

我不清楚「進財」的切仔麵有沒有加「味精」,不過喝起來初入口是一股大骨湯的清香,加上一抹還算是跳的「油蔥香」,兩股味道在嘴裡跑久了便帶出一股特殊的甜味蠻迷人的,但我確也說不上來那是來自何處的甜味,當然是不是味精帶來的我也不甚清楚,但就那抹甜就分別出「古早味」和現下一般麵店「陽春麵」的不同,在味覺上硬是甘醇了許多。

至於麵條也是偏向傳統「油麵」,較不同的是這油麵」帶的鹼味極淡,麵條本身也較偏軟一點,喜愛咬勁Q彈麵條的朋友可能會失望,不過小虎倒是蠻喜歡這麵條的。

整體說來的話,不管是切仔麵或是黑白切、價格,我都偏愛「炎仔」多二三店,不過用餐環境則是「進財」大大勝出,比較不用排隊加上交通的便利性上也是「進財」略勝。

PS:最近蘆州線的通車,對於嗜好延三和大稻程美食的朋友算是一項大利多,要去吃「炎仔」也就不必搭小黃或是轉公車如此不便了。

優點:切仔麵極有古早味,湯頭甚棒。
缺點:小菜弱了一點(不過這可能跟每個人的口味有關)

進財切仔麵: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96號 / 02-2336-7668 

【小虎五四三】

台北雖然是首善之區,不過其實在很多市場小巷弄內還是有許多此類的老麵攤,每家都各有自己的特色,也幾手每個地區都有這麼一兩家代表性的老「切仔麵」。而「進財」要算是萬華區最負盛名的了,如果有機會到萬華、不管是去龍山寺參拜,還是去「剝皮寮」追「艋舺」之輝,都可以順道來嚐嚐這飄香115年之久的「切仔麵」,也不柱當個歷史的見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